第一六九章 伦敦游记 (第3/3页)
个辉煌的时代。”我有些无奈的道。
这时有个学生叹道:“若是这样,倒有些跟前明的那位嘉靖相似,由内阁把持朝政。”
史靖平摇了摇头,道:“不见得,嘉靖说是不上朝,可是他台底下的功夫可没少做,搞的整个朝政几乎成了他一人说了算。”
有几个学生同时点头附合着,那个学生又道:“若照此说法,那么李自成和张献忠又为何而败?”
这时月欣冷哼一声道:“他们不过是污合之众,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他们一心只为着自己的富贵,又如何能成事?在我看来,不过是上不得台面的跳梁小丑罢了。”
“照王姑娘如此说法,那么之前的洪匪之乱呢?”
秋谨抢道:“他也一样,若那个洪秀全是个一心为百姓之人,不搞一言堂,他们又如何会败?都是些成不了大事之人,没有皇帝的本事,却硬要把自己当成皇帝,放在那个位置上,他不败,谁败?”
我心里暗暗点头,其实大家都还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农民起义为何在东、西方都会经常成为失败者,如陈胜、吴广、王小波之类,农民是一个社会和一个国家构成的基础,但是几千年来,他们所接受的教育就是要老老实实耕田,对皇帝或国王还有着一种盲目的崇拜,君权天授也一直是他们所深信不疑的。所以当他们实在是忍无可忍暴发时,站在了权力的顶峰,他们常常会不知所措,变的慌乱,说到底,就是封建时代的农民太老实了,太好欺负了,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观点。
学生们就这个问题,又争论了好一阵子才散去,等人都走的差不多了,秋谨有些犹豫,走在了最后,快到门口时,她又停了下来,转回身来,走到我跟前。
我看着已经走完的人群,有些不解的望着她,她看了桃红,桃红笑了笑,带着晓茜和小鱼儿也跟着出去了,房间里只剩下我们俩人。
我看着秋谨,笑道:“怎么了?”
她很郑重的问道:“子君,你实话跟我说,你是不是想造反。”
我刚喝了口茶,听到这话,呛咳了起来,道:“咳,咳……你怎么会咳……有这种想法?咳咳……”
她忙上前轻抚着我的背,道:“急什么?我只是在猜,咱们出国以来,所行之事皆是不合规矩之事,我有些担心。”
“担心什么?担心有人回去就造反?或是担心有人回国后告我一状?”
“都有。”
“你别想那么多了,咱们只是出来看看其他国家的历史,思考一下他们能变的强大的原因,我可没想过要扯着旗子造反,当皇帝?太累了,我实在是没什么兴趣。”
她好笑地道:“你也真说的出口,如今就怕是有心人会借这个由头去找孚亲王的麻烦。”
“那倒不用怕,口说无凭,他可有证据?”
“就怕是三人成虎,众口烁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