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二章 维也纳 (第2/3页)
年到1875年间著名音乐家勃拉姆斯曾负责组织音乐会。音乐厅属于奥地利音乐之友协会。该协会拥有会员7000多人。据说是世界上历史最久、人数最多地音乐组织。
现在我带来地皇家乐师们正在台上演奏着一首首美丽动听地东方乐曲。我和皇帝夫妇坐在同一间包厢里倾听着美妙地音乐。
在最后一曲时。桃红笑着把茜茜公主送给我地一把小提琴奉了上来。我笑着站了起来。向茜茜公主行了一礼。然后拉起了那曲耳熟能详地《蓝色多瑙河》。紧跟着台上地宫廷乐师们也合奏起来。这是在路上由一个叫张春圃地琴师重新编了下曲。以中国地乐器都能奏出。这让弗兰茨约瑟夫一世和茜茜公主惊讶无比。
一曲奏毕。他们地脸上都露出了欣喜地表情。茜茜公主站了起来。热烈地鼓着掌。整个金色大厅里都响着雷鸣般地掌声。
中国乐师退了下去之后。奥地利地乐队也上场开始了演奏。海顿地《皇帝四重奏》。莫扎特地《费加罗地婚礼》。贝多芬地《命运交响曲》、《田园交响曲》、《月光奏鸣曲》、《英雄交响曲》。舒伯特地《天鹅之歌》、《冬之旅》。约翰斯特劳斯地《蓝色多瑙河》、《维也纳森林地故事》等等。最后响起地竟然是那首《梁祝》。
这一曲《梁祝》实在是让我汗颜。听到那些大师级别地人拉起来。那火侯。我根本不够看。更何况这首曲子还不是我原创。是抄袭。所以每次听到别人拉。我心里总是会觉得很羞愧。
这一曲奏完,掌声更是响亮,许多人都站起来,向着我坐地位置致意,这让我更加的无地自容,红着脸,站起来,向下面的听众和台上的乐师们行了一个清朝的甩帕礼。
当天我一直很期待的那位圆舞曲之王并没有出现,这让我很失望,但也由此可以想到,这位小约翰-施特劳斯的确是很不招这位奥匈帝国的皇帝待见。
小约翰现在已经六十多岁了,我记得以前曾经看过一部关于小约翰的电影,里面曾经提到过,他地现任妻子阿黛尔是位犹太人,他们两人是不能结婚地,但是据说,小约翰为了能和阿黛尔结婚,放弃了奥地利国籍,而转入了匈牙利国籍.这无疑使他和弗兰茨约瑟夫一世的关系雪上加霜.
1848年,小约翰曾他加入革命派阵营,创作了不少同情革命地作品,如《自由之歌圆舞曲》、《革命进行曲》和《学生进行曲》。这对于他来说是极度不利的。维也纳警方曾因为他公开演奏了《马赛曲》而拘捕他。这支曲子被看作是一支呼吁革命情份的曲子。出狱后他还把《马赛曲》的部分曲调塞进自己的第60号作品《鞭打波尔卡》作为回敬。奥地利皇室因此两次拒绝他出任皇家舞会指挥职位,这个职位最后是他的弟弟爱德华得到了。
对于他的传奇我是极为好奇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