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零六章 走前的琐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一零六章 走前的琐事 (第3/3页)

一站是美国,自然是要把它带上的。

    三月三十日,六国海军,齐聚天津码头,这还真是,头一次,这么多国家的舰队汇集在港口,却不是向中国宣战。

    四月一日,那一百二十个近卫军团的学生、将士先行上船熟悉地形去了,而同时由宫里又拨出了三十名小宫女,三十名小太监一同前往,侍候我的衣食住行,当我得到消息时,错愕的看着这些宫女、太监,竟有些头痛。

    李莲英在当晚,带着其中一个十来岁的小太监到了王府,进来了就是一阵痛哭,哽咽着讲了前因后果,原来他在老家的一个远亲地族弟,家里太穷,为了能让下面的几个孩子吃上饭,他竟然在家里就给自己十三岁大的儿子行了宫刑,送到了京城,希望他这位族兄能照应自己的这个侄子,让家里都能吃上几口干饭。

    李莲英因为自己的原因,所以一向不赞同家族里再有人像他一样,谁知这位族弟知道硬送来不成,便先断子自己儿子的根,送了过来,事已至此,李莲英只得留下了自己的侄子,可是又不想他在宫里呆长久了,变了性子,没什么出息,趁着慈禧要派太监侍侯我,便把自己的侄子也安插了进来。

    看着这个和我同龄,叫李大宝的小太监,我心里也是一阵无奈,这就是这个时代,这个社会,才造就出这样地一些人来,他们是可怜地,可是身处这个时代的人,又有哪一个不是可怜之人,我笑着应了李莲英,请他放心,他千恩万谢,竟然还要塞给我五十万两银票。

    我坚持拒绝,他却道:“格格,这不只是给奴才侄儿地一路上的花用,更是奴才求格格照应,让奴才存些养老的钱在您那

    看着他眼中的泪光,想起这个人在我小时候,无论我有多皮,多不听话,都跟在我身后,时时、处处照应我的人,我一阵心酸,后世大多的书里把李莲英写的很不堪,这世和他接触,李莲英是个极谦恭的人,和安德海相比,两人就是一个天一个地。

    收过他的银票,我道:“李总管,你既然这样说了,那这五十万两就当是你在我的那些生意里的入股,找个机会我会跟容二先生说,让他写一份合同,你们悄悄儿签了,谁也不要说。”他感激的看着我,再三的道了谢之后,带着李大宝走了。

    等他走了之后,哥哥从后面转了出来,一阵感慨地道:“都是可怜之人。”

    我也低声道:“若是有一天,再没有太监这个职业该有多好。”

    哥哥叹了口气道:“希望能有那么一天,可是到时候,这些人又该如何是好?”

    “哥哥,我就要走了,这一走只怕就是好几年,真有些舍不得。”我轻轻的靠在哥哥身上道。

    他搂着我的肩膀道:“咱们没关系,就是可怜额娘,又要和女儿分别了。”

    我们兄妹就这么靠着,默然无语。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