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七十八章 长剑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七十八章 长剑 (第2/3页)

站在书房门前。先是行礼。随后便步入这书房之中。他与李朝隐以往所交匪浅。因此倒也不拘礼太多。

    李朝隐抬头。看了杨慎名一眼。尔后放下手中挥毫。微微笑着:“慎名啊。今日怎得空来我府上?”边捋着颔下冉冉白须。李朝隐也是指着他方才即兴之作:“来看看。老夫多年不曾如此尽兴。且看看是否有所长进。”

    “字若风骨。”言着。杨慎名也轻笑走上前去。看着李朝隐那一手好字。由衷叹道:“总管大人倒果真是笔力越发精湛。这一手颜体几乎以假乱真。端的是风骨嶙峋。”

    李朝隐也是顺着杨慎名的眼光看着他那杰作。笑着。却不曾开口。

    “其实杨某今日前来乃是向总管大人求命而来。”今日乃是最后一日。杨慎名起楚南轩这一句话后再也没有心思与李朝隐客套。径自言起这么一句。尔后异常谨慎站在那处。

    “刺史大人此话怎讲?”李朝隐故作惊讶。明明是一双昏聩的老眼却在杨慎名眼中显得异常有神:“老夫已然卸任。去留两手空空也。又怎敢担当刺史大人这一言。”

    “总管大人且勿折煞杨某了。”苦笑着。杨慎名只得再道:“往日杨某与总管大人倒也称得上是相处融洽。今日这事总管大人您总不能撒手不管。”

    李朝隐微笑着。根本不以杨慎名这近乎无赖地一言而有任何不快。他却杨慎名确实所交匪浅。况且这些时日所发生的这些事他也始终是在密切关注着。所以杨慎名这一句话罢。李朝隐却是轻笑道:“究竟乃是何事?居然让刺史大人如此难堪?”

    杨慎名摇头叹息。不言语却分明是在说您肯定知道。

    “且让老夫来猜猜。”苍老的笑颜之上含着许多深意:“可是那少年在官场之上又有些作为了?”杨慎名摇头。李朝隐了。又道:“那便是楚家那几位?”

    不奇怪李朝隐为何能够瞬间把握到这事。但杨慎名却很奇怪李朝隐为何如此轻易便显得要为他出谋划策?要知道。这楚家的事儿是任何人都避都避不得地。可李朝隐为何主动牵涉进来?

    因此思虑着这些地一瞬间。杨慎名认真看着李朝隐。似乎是要看透李朝隐到底是什么意思。

    “这事儿倒也确实为难。”道了这么一句。李朝隐却忽然又问:“最近观察使大人有何举动?”

    江南道观察使马周。自李朝隐卸任之后乃是朝廷所指派的掌握江南道的大人。而杨慎名也当然知道在京城地旨意到达江南之后马周便开始竭力经营江南道。大有真正接任李朝隐手中权势之意。

    李朝隐这一问杨慎名不曾回答。这儿他已经隐约明白了李朝隐这一问其中所含有的意思。在他看来李朝隐这随意一问。是要他看清形势。是要他知道朝廷这次对于江南道似乎是决心要收拢江南道权势。打破以往江南道地方官根深蒂固的局面了。那如此一来李朝隐的态度应该是遵从京城皇帝陛下地意思。而他这一问。似乎也是在告诉杨慎名。他始终是朝廷官。并不是楚家的官。因此一切事情都得秉承朝廷的意愿。

    可这可能么?若真是杨慎名听从了朝廷地意思。放弃了楚家。那他第二日便得回京述职了。等待他地也根本不用多。所以这时看着面前那高深莫测的老总管之时。杨慎名显得狐疑不已。

    但也是片刻之间杨慎名便清了许多。他终于隐约起李朝隐似乎乃是出身相王府。也便是这时地皇帝陛下身边之人。那他当然顺从皇帝陛下的意愿。

    看来。这一趟又是白跑了。杨慎名微微无奈地着。却也只能随意应付着李朝隐的这一问。

    见杨慎名敷衍。李朝隐也不着急。这儿该急的应该是杨慎名。因此李朝隐悠悠又道:“老夫不知杨刺史究竟面临着何等困境。但总归来看这世间也是存在着我大唐律法的。杨刺史若是秉公而行。那又何惧他人?”

    还是劝他听从京城的意愿。杨慎名暗自叹息。但也正是他心灰意冷之际却随即念起李朝隐口中的那律法二字。律法。他忽然觉得他有许多年都不曾再仔细深记着这大唐律法了。而这时看来。他眼下之事似乎有些了眉目。

    李挽良乃是杀害柳宗和的凶手。按律也须得拿起来关押候审。如此一来是不是可以解为李朝隐又忽然在暗示他杨慎名投向楚南轩那一处?可不应该啊。李朝隐为何如此?他刚刚才讲过大唐的皇帝陛下。又为何有这么一个建议?

    “老狐狸!”暗自狠狠道了这么一句。杨慎名面上微笑着。心中却念头急转。今日乃是最后一日。他无论如何得给楚南轩一个交代。该怎么办?

    律法。律法。杨慎名紧咬着牙。他只能做出一个决断。再联到楚家的那几位。杨慎名忽然到他既然不能置身事外。那是不是便可以拖着这一事?

    拖着。杨慎名这时有了决定。那便遵从楚南轩的意思去拿办李挽良。去得罪楚南仁罢。反正他是去办这事了。去捉拿李挽良了。也确实查到了李挽良地下落。可究竟能不能拿下来。办成那倒实在不能怪他杨慎名了。

    心头解决了这一件事。杨慎名复又微笑了起来。显得异常轻松。再次与李朝隐说话之时也有些放松。只是他这显得放松之际却依然不能察觉到李朝隐那老眼中一抹暗含笑意的深意。

    从李朝隐府上回转。杨慎名第一时间便召集了刺史府衙役。在极短的时间内他很快查出李挽良李少爷这儿的落脚之处。于是向着楚南仁那处宅院率着他地衙役汹涌而去。

    结果。自然是李少爷早已转移。他杨慎名拿。为楚南轩办事也没能办到。

    杨慎名地这一系列举动都落在楚南轩耳目之下。当下人将这些事回告楚南轩之后。这位楚氏家主神色不变。只是不屑一句:“蠢货。”

    杨慎名当然是蠢货。他到现如今也没能意识到他在这件事中根本是脱不得身的。而他也只能作出个选择。无论是依附哪方他都有半分保身的可能。但他却选择了逃避。选择了左右摇摆不定。在政治立场上这无疑是最为致命地一个举动。所以楚南轩说他蠢货。所以楚南轩也根本不到往日里一直都是那么睿智才智不俗的刺史在这等事到临头之际作出如此一个愚蠢的决定。

    真正体验一个人才能的。并不是在过往地那么多时日里他的作为。他的表现等等。往往决定一个人成就地。恰恰就是那么一件事。一件或许无关紧要。或许牵连甚大之事。

    楚南轩在那名回禀杨慎名举动之人下去之后。微皱了眉目。杨慎名地愚蠢确实出乎了他的意料。他也知道李挽良之所以能够及时转移也是因为杨慎名地暗中通告。如此一来。做事追求极至的楚南轩当然不再留下这么一个愚蠢地人物。他毫不客气的便将杨慎名划归到他的对立面那处。

    可在这同时。他也注意到了那么一个细节。他注意到杨慎名其间去过李朝隐府上。而导致杨慎名最终做出这么一个决定的无疑便是李朝隐此人。

    关于李朝隐这个人。楚南轩早就了解的很清楚。他保下这个人便是留李朝隐在江南道见证他们的失败。同时也是让那些试图与对作对的人误以为他是要拉拢李朝隐。显然。他的目的达到了。至少杨慎名这个蠢货是以为他楚南轩要拉拢李朝隐。

    可李朝隐为何要曲意指示杨慎名来拖延时间?难道是在为那些人争取时间吗?楚南轩很清楚李朝隐这个老狐狸。他知道出身相王府的李朝隐事实上早很多年前便投靠了王公公那条老狗。那这样一来。李朝隐看来是要为王公公手下的那些人争取时间了。

    但李朝隐显得是低估了他楚南轩的决心。也低估了楚南轩对他的了解。因此在杨慎名赶来楚园回禀他所行之事的之前。楚南轩便很快通知了楚园上下所有人。

    每月开支再减一成。

    在楚氏商面对压力越来越大之时。楚园上下已经缩减了三成开支。这个数额不大。但也不小。更何况是在那些人暗中密谋之事急需大良银钱的时候缩减了开支。于是因为楚南轩缩减了这开支。倒也更是变相的逼迫那些与他作对之人尽快跳出台面。

    而那个时候。便是楚南轩真正动手的时候。

    安稳了这么多年的楚园。在楚南轩的一意孤行之下似乎将要引起一场影响颇深的动荡。而至于楚南轩为何如此行事。又为何要迫切的清除掉那些暗中与他作对。但已经安分了许多年的那些人。这种种原因。倒也只有一人清楚。

    楚园中秘布乌云之际。张宏却正是得意之时。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清除掉苏州城内那些红鞋子长老之后。公孙兰在范家以及张宏地支持下很快便彻底掌握了红鞋子。虽然过程有些小麻烦。又死了不少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