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十四章 碧血染红土(六)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五十四章 碧血染红土(六) (第2/3页)

半个月应该还是能做得到的。有了这半个月地时间正日夜兼程新二十军的大部队与第五军也该能赶上来了到时十几万铁流以泰山压顶之势往曼德勒一压撤不撤围。就不是中原能说了算的事情了。他思量的一下。觉得程家骥所提议的这个方案无论成败。对第八军。对他本人都是有利无弊。只是利大利小而已便也连声不迭的叫起好来!

    于是。在经过一番匆忙准备后程家骥就亲自带着大队骑兵急驰而去。那时月亮才刚刚爬上树稍了。

    十一日午前曼德勒城北。“裹”在苍茫雨夜当中的中国远征军前指。

    以施尔威为地十几个远征军师以上部队主官正聚在这里开紧急军事会议了。从他们紧皱地眉头铁青的脸膛上一声比一声粗重地呼吸上人们可以轻而易举地感觉到正有一块愁云惨雾笼罩着这些一呼千应万喏惯了地将军们。

    还真让程家骥不幸而言中了曼德勒这边有大麻烦了!而且这个麻烦的根子竟还是出在程家骥地身上。若不是他指挥部队解了腊戍之围打残了日军缅甸方面军的台柱子第十八师团迫使中原规一只得从本已紧巴巴的围城部队中又抽出了一部去支援牟田师团那因被日军围得结结实实而不得不与远征军“相依为命”的英缅军就不会以为夺路而逃的时机已到而一个劲的嚷嚷着要“杀”到印度去了。也就没了时下这场迫在眉睫的危机!

    在无声静坐良久后终于有人耐不住性子了。

    “诸位长官同僚们或许另有计议可我新二十八师上下就一个心思宁可全体战死在曼德勒博一个千秋忠义名也不愿意顶着一个“难民”的身份去印度给英国人当二等奴才!”说话这位性烈如火的刘师长平生有三大嗜好贪钱、好色、滥赌且平日里为人处事匪气甚浓跟标准军人这个词实在是扯不上半点干系可这点中国人的血性骨气他却还是有的!

    刘师长的话显然很能引起中国将军们的共鸣另几位军、师长都紧接着表示了相同的意见。一时间群情激昂人人都在争着怒斥着背信弃义、恩将仇报的英国人。

    眼看着下面成了一锅粥平时里很注重树立其个人权威的施尔威却一反常态的连点干预的意思都没有。事实上此际的施尔威的心情之矛盾复杂堪称为在场众人之最。身为远征军的最高指挥他对英国人已等同于背叛的卑劣行径无疑是极度愤慨的。可英缅军新任司令官亚利山大中将在几天前出于“私人友谊”所给他的那个“小小的建议”却又对在远征军中形同孤家寡人的施尔威却有着莫大的诱惑。是啊!只有在把这支中**队拉到一个中国政府的鞭长莫及的地方他施尔威才能有机会实现他心中的梦想。指挥他亲自训练出来的从装备到战斗思想都全盘美国化的中**队去为盟国的利益当然主要是为美国利益而战。进而在战争史上书写下属于他施尔威的那浓黑重彩的一笔!只可惜英国人这回又做得太过火了大犯了众怒。以致于施尔威对说服自己的的这些中国“部下”没有那一丁点信心。于是乎等待与沉默便成了施尔威目下唯一能做的事情。当然他最希望出现的情况还是远征军后续部队能在英军未将撤退行动付诸实施之前就兵临曼德勒的城下。以促使在他看来只是得了软骨症的撒克逊人能变得坚强一些!

    正当此时额头上满是密密麻麻的汗珠的切尔斯少校踢开会议室的大门闯了起来。用汉语叫道:“英国人不见了!”

    全场一片愕然!

    “切尔斯!你知道你自己在说什么嘛!”情知充任两军联络官地切尔斯。不敢在这个问题上撒谎地施尔威怀着最后一丝侥幸确认道。

    “我刚才去求见胡敦将军时(已改任英缅军参谋长。)现不但亚历山大将军的司令部已是人去楼空。而且一路上也看不到半个白人和印度士兵在执勤。我问过了天一黑英军主力就偷偷的撤出城了现在地南城只剩下一部分缅籍士兵在那里负责警戒!”

    绝不会让人愉悦的真相至此算是大白于天下了!

    因被愚弄而产生的羞愤交加使得施尔威勃然大怒。一串串加州俚语从他嘴里“奔流而下”。表达着他个人渴望与亚利山大家族的每一个女性成员生不道德的性行为的强烈愿望!

    相比之下。倒是对英国人从来不饱奢望的中**官表现得要从容得多。

    六十六军地张军长霍然而立。平心静气地切尔斯道:“留在南半城的缅籍士兵有多少人?南城地粮弹仓库都让英国人搬空了么?

    “据一个缅籍英军班长说。被抛弃地缅籍士兵总数大约九千人。他还说英国人地大队走的时候。只带走了很少一部分物资储备。”在张将军地镇定的感染下冷静了些许的切尔斯有条不紊的回答着。

    “如日兄你我立即各派一个师进入南城先把那些缅籍士兵和粮食弹药都握在手上再说?”正生怕时间一长那些缅籍士兵会自行溃散的六军的甘军长自是对张军长的提议举双手赞成!

    值此千钧一之时两位军座再也顾不上照顾犹在竭斯底里的排着队咒骂着一个个英国将军的施尔威的情绪了就这么当场指派起去接管南城防务的部队来了。

    应该承认曾成功的维系了英国对三千三百万平方公里土地的控制权上百年的英国6军尽管已是“年华老去”可也还是有其可取之处的。至少在撤退这门战争中最难掌握的军事课目上英国6军以精深的造诣和让人无话可说的实绩被誉为当时的世界第一!

    而由亚利山大、胡敦等英缅军高级将领所精心策划的曼德勒大撤退的前期准备工作更是已到了无懈可击的地步。为了能顺利逃出战场英军不对日军施出了各种麻痹手段还不惜把其友军中国远征军给骗的是五迷三道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