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九章 狂潮东来(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四十九章 狂潮东来(二) (第2/3页)

江来。“师座是不是再多派些部队沿着上下游巡视一下。”在新二十军这支朝气蓬勃的新兴军队里最不缺的就是那种以“热血沸腾”、“才华横溢”而自诩的青年军官了。当然八字自评的前者多半是名副其实的后者则只能是是因人、因时而异了。而这位师副参谋长宁靖宇中校就是新一五二师的少壮军官们公认的领袖人物。

    “小宁你的想法好是好可对面的鬼子是越来越多咱们师的底子本来就薄可不能敢再分散兵力了。”地位的一天天在水涨船高并都没有影响到邢玉生的性格既使是在拒绝下属和建议时他也永远是客客气气的。

    说什么不能分散兵力五六千人看守不过的四公里的江面打渡半而击之都够了怎么可能缺兵――小――说――网还不是怕在撤退时撒出去的巡江的部队太多了到来来不及完全收拢。自认为事实上也是看破了邢玉生的心里打算的宁靖宇一边在嘴上咄咄称是一边在心里盘算着如何在此事上绕过这位他心目中只知道“望风而逃”的老朽上司。别看宁靖宇只是实际权力小得可怜的副参谋长可凭着其在青年军官的影响力真要论起来他的能量比起那些号令一方的团长只会有过之而无不及。当然宁靖宇已决意要去做的事情无疑是属于越权行事真要较起真来是要受到军法惩处的。可象宁靖宇这样的人一旦认为某事是对国家民族有利他们是不会去考虑个人的前途、生命之类的鸡虫得失的。

    这种让人不禁会为之感动的“偏执”、“狂妄”可以说是新二十军这些立志要以身许国的青年军官们身上一大“通病”。造成这个现象地主要责任严格来说还得地该过于强调民族使命感和牺牲精神的程家骥来负。

    随着河边正三的亲临前敌南流江阻击战立时告别了先前那种不汤不水地客气打法。持续急射的重炮、肆无忌惮的在江边排成一排当成“自行火炮”用的战车、那几百挺密密麻麻的无时不吐着火舌的轻重机枪、甚至在稍晚此时候蓝天上还添了几架日军的轻型轰炸机河边正三摆出了他所能排出地最强阵容。试图牢牢地粘往对手的视线。以掩护其派到下游去迂回泅渡地部队。河边地招术确实缺少了些创意但在一时无船可用地情况急着要过江他别无选择。日本人的凶猛异常地火力打击。使得战斗力只能算是平平的新一五二师承受前所未有的巨大的压力不敢擅自撤退的邢玉生一面向军部连连告急一面只得硬着头皮顶着打。也全亏有江水为凭避免了受到日军面对面的攻击否则新一五二师那里能在这种强度火力对射中撑得了这许久。

    局面好歹是稳定下来了后知后觉的邢玉生也现了自己的留在手预备队里少了整整一个营的兵力。还没等他追究宁靖宇这个始作俑者的责任。下游一个并不在他早前划下巡逻范围后的地段也响了吵豆般的枪声。没什么说的。立时分兵堵截吧!

    攻败垂成的日方没有再继续坚持迂回泅渡的战术。因为那样固然可以退中方的阻击战线的被动拉长减弱防守方的兵力密度。从而造成对攻击极为有利的态势可那却是一种没有三四个小时很难见效的“长期效应”可在这会儿对只争朝夕的河边正三中将而言没有什么比时间更可爱了。

    日军疯狂了他们在某些地段上以这种不惜把所带弹药全部打的劲头进行着火力突击已得到新十八军新一二零师离此地已不远和军部重新下达的死守命令的邢玉生红着双眼把一个个的团营填到注定填不满的沿江战壕里。

    邢玉生的决心可嘉可这种不计伤亡的战斗显然不是新一五二师这支才成立半年的部队能打得起的。开战两个小时后最危险的情况出现了。一个已损失过半的连队残部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