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人间五月天(八) (第3/3页)
廷安还在那里忙着抽丝剥茧追寻事实真相。那边香港、澳门的几家华文报纸当天就版刊登了因军队内部的派系倾扎程家骥这个一心为国的抗日名将芨芨可危;美洲华侨捐给战功赫赫的新二十军的一大批武器弹药已被军内某一派系据为己有;一批志愿参加抗日铁军新二十军的华侨子弟将面临被强制转至其它部队服役甚至是退出的军队的不公待遇等等骇人听闻的消息。次日一早美洲各华文报纸也用醒目的标题转载了这一消息一时间整个华人世界都为之轰动、不平。这还是司徒公不愿意因小事而过于伤了国家脸面手底下留了情的缘故否则都不知还要有多少英文报纸也会来凑这个热闹了。出于同等理由司徒公也出面强行按下了那些想通电国府抗议其放纵“军阀横行”的美洲、南洋诸国的华人侨领们。既使是这样有海外舆论和司徒公的影子论起压力来却也足够让还想着要多方倚重华侨力量的重庆国府的那些党国要员们食难安、坐卧不宁了。当刚刚查出点眉目的文廷安听到港、澳的中文报纸大张旗鼓吵作此事的风声时颇有些政治头脑的他便清楚的意识到了自己的军人生涯、政治生命都已经结束了这位其实挺“无辜”的军政部中将部副立刻以电报方式向军委会递交了辞呈。文廷安的选择是明智的事实上当重庆收到他的辞职电报时军委会的侍从室已拟好了解除他本兼各职的电文底稿就等着最高当局过目后就将立即出了。
尽管识时务的文廷安来了闪电式走人并在给军委会电报中反复强调是自己办事不力、查事不明才惹出了这场掀然大波且表示愿意承担一切责任可文廷安一心想要“保护”的何部长还是因此事受到相当大的冲击。在来势光汹汹的舆论、最高统帅的“雷霆震怒”及陈部长等老对手的“落井下石”三方面的夹攻下“根深叶茂”的何部长虽堪堪保住的其军政部长的宝座可其实际权力和潜势力却实实在在的缩水的好几圈。
而程家骥和新二十军做为“受迫害者”则成了这一事件名副其实的大赢家。雪片似的飞来的全球华人民众团体慰问电、汇款;如狂潮般涌向新二十军的有志报国的海内外热血青年;军委会为了安抚受了“委屈”的新二十军官兵而给调拨给新二十军的武器装备、军用物资及以补军费为名下来的十万大洋的“抚慰”金;毫无疑问经此一役新二十军和程家骥头上光环是愈的光采照人了。
新二十军的官兵们也被于这一件连一件的好事弄得薰薰然的半点不夸张的说那些天新二十军的一个伙夫走到军营外面去身上的那股子派头比别的部队的一个营长都足。
在这众人皆醉时只有精心策划了这一切的钱绅和批准执行了钱绅想出的这个绝户计的程家骥对此事的利弊心如明镜。经这么一闹固然日后不会有人再敢来管新二十军的武器、人员是不是合乎编制也大大的增加了新二十军那本以高得吓人的知名度、美誉度还使得洪门弟子的加入和“私自”向外购卖和筹措军用武器、物资这些本来不大见得光的事情得到了公开化、合法化。综上所述可谓是一举四得。可付出的代价也不小先为了求得司徒老的鼎力支持到新二十军来参军报国的洪门弟子的名额已从两千人变成了三千人编制也从可随意打散变为以连为单位“实习”而且这还只是第一批一年后按双方的新协议将从美洲再来三千人把原先这三千人中能在战场上活下的那些人换回去;其次程家骥等人算是和以何部长为龙头的那个实力雄厚的派系结下了不解的怨仇此后对方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必是杀招绝不会再有点到为止这种事情生了。抛开以上两条最让程家骥和钱绅担心的还是经过此事后新二十军这支劲旅和掌控它的高级军官们已无可避免的给最高当局留下了“交游广阔”、背景复杂、不好统御的不良印象这在崇尚集权的中国可是一种仅次于背叛的“罪过”。当然程家骥和钱绅也相信以最高当局的城府心胸还不至于狭隘短视到会把新二十军调来前线去故意打光的地步可在这位已在中国“唯我独尊”了许多年的强人憋在心里的不痛快一旦应景作起来绝不是势单力薄新二十军能消受得起的。
抱着这种患得患失的心情程家骥和钱绅一边关注着因日军的援军几千、几千的源源而至已呈停停打打之势的钦州战场一面6续迎来了一批批出身成分各异的新兵和军资装备。转眼间时光如梭眼看着这个因多事多喜多忧而显得异常繁忙的农历五月已在不知不觉间进入了尾声了。
阳历六月底的一个午后时分觉着自己都快成了一个批字画圈的机器人的程家骥决意要在玉林城里走走看看散散心。带兵打仗久了在后世时原本是个不折不扣的温吞水性子的程家骥现下的作风已变得很是雷厉风行了。
从临时起意到他在几个护卫的簇拥下大援大摆的走在玉林街头前后不到五分钟。可惜程家骥的行动度虽快却奈何某些制造事端的效率还是比他技高一筹。
仅仅溜达了半条街程家骥就三生有幸的亲眼看到了一副壮丽唯美的画卷他麾下的几百各徒手新兵正大街上大大打出手了
迫不得已程家骥紧急调来了荷枪实弹的军部特务营方才平息了骚乱不过当一切回归于平静时这条玉林最繁华的大街也摇身一变成了个“破衣褴衫的乞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