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二章 近乡情怯(四)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四十二章 近乡情怯(四) (第3/3页)

经典名片《天涯歌女》的编剧。便是自己眼前这种风度极佳的中年人了。说心里话因为天生就对政治比较反感。比起那些风云一时叱咤风云政治人物来程家骥对这些在艺术、工业等其它方面为民族地展做出过贡献地杰出人士。更为敬仰一些。这种尊敬是没有任何功利成份在内了故而才显得是那样的真诚。

    “程将军言重了将军威名童子皆知一年多来将军屡挫日寇凶焰大长我中华志气该说三生有幸的是我这个编戏酸秀才才对。”

    以当时地社会风气以程家骥此刻的声望。对一个剧作家以晚生自居。不能不让对方因觉着这位抗日名将大有谦谦君子风而顿生好感。

    “程将军。欧阳老师和我。还有一些剧团的同仁。想到前线去慰问抵御外侮的官兵们还望你能捎上一程。”金飞燕的样貌身材均属上乘。可要是与于三姑站在一起在程家骥看来则不免有些相形见拙。当然在这其间也有程家骥的主观认定在内。毕竟酷似程家骥从小到大一直仰慕的那位大明星地于三姑地醉人风采在程家骥心目中是独一无二的。只是从金飞燕地眼神中透出来地那种活力四射生机勃勃地气息倒让一不小心被“电”到的程家骥大有目眩神迷之感。

    “没问题!”对于这种既激励官兵们地士气个人又能饱饱眼福的好事程家骥自是没有拒绝的道理。

    许是于三姑怪程家骥答应得太快了一道“温柔无比”的目光射到了程家骥脸上这目光让程家骥的腿肚子轻微的颤抖了几下。

    于三姑这边刚警告完自个的花心老公那边就又和“假想敌”打成一片好得跟两姐妹似的这种女人所独具的善变让程家骥好不纳闷。

    “火车来了!”

    正当程家骥在欧阳先生引领下周旋于一个个闻名已久却从未谋面的“文化牛人”之间时新一百师的军列进站了。站台上霎时间变得热闹起来喧天的锣鼓声、参差有口号声都快要把火车那燥杂的机器声轰鸣声给压下去了。

    “……金陵耻犹未雪。家国恨何时休?驾长车踏破富士山缺!壮志饥餐东虏肉笑谈渴饮倭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平东京!”看到站台上的这种场面火车上的官兵们齐声高唱起了那程家骥改的满红红官兵们的音调并不是很准可却另有一种悲壮慷慨的动人之处。

    说不上程家骥改得好还是身为这词的母体岳少保的满江红太让人热血沸腾了。不待火车停稳站台上无数的民众便同声同气和了起来。上万人和声气势非同小可这声音直冲霄汉以一股浩然之气回荡在天地之间也使许多在场的对一幕终身难忘至少程家骥在以后的许多年里都能感觉到这万千华夏子孙的呼号始终在自己耳边回响。

    民众的心是火热的然而战争时期的军人却总那么来去匆匆。载新一百师一个多团的官兵的那列火车只是在桂林站停留片刻便又要踏上征途了。

    “将军出征岂能无酒!”桂林城中最是德高望一位名流士绅端着一海碗陈年三花走到了程家骥面前。

    “厚山老有赐小子浩然愧领!”对这位曾在先总理手下当过大元帅府行营秘书长后又出任过广西省省长的政坛元老的事迹程家骥早在二十一世纪时就已是耳熟能详了。他双手过胸正待要毕恭毕敬的接过那碗足有七八两份量的家乡名酒却听得马老先生轻喝了一声“慢”。

    “老朽这碗酒可不是白给将军喝的。这是要和将军换一样东西。”长须及腹的马老先生语气雄浑有力的说道。

    程家骥没有答话他就这保持着双手过顶的姿势敬等这位长者示下。

    “老朽曾留学东洋对日人军械很有兴趣不知能否用这碗酒换把日本人的师团长的指挥刀欣赏一下。”老先生说这句话竟隐隐带有金石之音。

    程家骥那能不知道马老先生这是帮他鼓士气来了。他接过酒碗大声高呼道:“兄弟们!桂林父老拿这碗酒跟我换今村均(日军中将时任日军第五师师团长)的指挥刀。兄弟你们说这碗酒我喝不喝!”

    新一百师的将士们向以百胜之师自诩心气本就高得很再被程家骥一激顿时山呼海啸的回应道“喝!”

    程家骥一口气喝完这一大碗五十六度的陈年三花后酒量不佳的他已是有些天旋地转了他趁着酒意大喝一声“开车。”

    在尖锐的鸣笛声中坐在火车上的新一百师的官兵们唱着军歌挥舞着手上的军帽渐渐远离了站台上民众们的视线。

    火车刚一出车只听得“咕咚”一声不胜酒力的程家骥一个倒栽葱仰天朝天的倒在了车厢里。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