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十三章 安定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五十三章 安定 (第2/3页)

轨是啥意思,不过何成梁对现在水利的情况不满大家是知道的,钱士完已经非常满意了,他十分想不通何成梁为何还说现在的水利不行,但是听到了何成梁所描述的未来的蓝图,饶是一向以求稳问处事原则的钱士完也不禁憧憬起来。

    在这之前,济青二府的春耕也被安排了下去,现在何成梁手头的土地多得是,可以让这些流民都能够获得自己的土地,这也是这些流民愿意使劲儿的劳作的原因之一,因为何成梁说了,谁要是在工程建设中的表现好,那么获得的土地就越多。

    在前期的建设基本完成后,就已经有一部分劳力被解放出来,前去耕种去了,加上一些受灾害影响较小的百姓,完成春耕时不成问题的。

    而且水利设施的逐步完善,也使得百姓省去了不少的力气,加上何成梁考虑的周到,专门到四处去找了不少在种田方面很有经验的老农,向百姓们讲解使得粮食高产的方法,这些人呗百姓们亲切的成为劝农官,不过他们也确实当得起这个称号,不仅是百姓的尊敬,更是何成梁明文规定了,这些老农可以见官不跪,且可在巡按衙门领取相当于九品官员俸禄的银子,钱不钱的已经不是那么的重要了,关键是何成梁那句相当于九品官员俸禄的话让人听着很舒服,是以老农们也不藏私,把自己知道的东西一股脑儿的都告知了百姓。在他们的身后,还跟着一些年龄不大的士子,这些人都是一些农家出身的读书人,在灾荒中未能幸免,也成了饥民中的一员,从小读书使得他们完全不能胜任工程队的工作,而他们本身暂时又没有什么功名,所以基本上难以生存,何成梁知道这个消息后,除了挑选出一部分做他用之外,便把这些士子安排去整理文案,或者去帮一些专业人士做记录了。

    在田间的这些士子平常也接触过一些农事,所以不算陌生,跟着老农的后面,倒也是听得津津有味。这些老农的话朴实无华,却把道理讲得浅显易懂,让每个人人都能听得明白,但是却不太容易传播,因为无论什么时代最能把知识传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