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七章 永乐大典(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十七章 永乐大典(下) (第3/3页)

着。如果有人被皇上随便提拔,吏部的官员就会联合其他文官反弹。一群人熬资历,熬功劳一步一步往上升,哪里有让人一步登天的道理。五军都督府那边也是一样,一群功勋都盯着。如果武将也可以随便提拔,那功勋的从子们也要分上一杯羹。

    不过,锦衣卫就不一样了,锦衣卫是由皇帝直接掌控的,锦衣卫指挥使不需要通过五军都督府,也不需要通过兵部,他直接向皇帝负责,锦衣卫是皇帝的亲兵。所以,皇帝有直接提拔锦衣卫的权力,当然了,很多被提拔上来的人都只是领俸禄的虚衔,没有一点实权。但至少是将一群没有官职的草民一下提拔成官员了。

    王千军该去跟皇太孙说再见了,在政治投资这上面,王千军比谁都精明,因为他偷看了历史。只是,人类的情感真的很复杂,跟皇太孙在一起,王千军玩得很开心,皇太孙现在看起来,的确是一个很好玩的小弟弟。可这位小弟弟,日后是要继承皇位的人。所以,还是要保持一些距离比较好、

    这一日,王千军再次来到了东宫,监视的文官有被小太监弄走了。看到王千军到来,朱瞻基很是不满地说道:“千军,这些日子你都在做什么?!很久没来了,我问道衍师父,道衍师父也不说清楚!你不在,那些大臣实在是太讨厌了,成天围着我教这教那,我身边一个小虫子只是陪我玩了一会促织,就被抓去打了一阵板子,实在是太过分了!”

    朱瞻基很气愤,因为他连属于自己的一点时间都没有,被一群文官盯得死死的。王千军多少可以理解,为什么这位未来的宣宗皇帝为什么要教太监读书,让太监帮着他对抗文官集团了。大明的历史,就是依靠皇帝与文官集团两帮人互相拔河来维持的,皇帝依靠的是宦官,文官集团则依靠着天下读书人,依靠着舆论。

    “练功,一直在练功,老师帮我找了一个武当山的师父,教我道家的功夫。我是武将的儿子,所以我也是武将,我将以武入仕,靠战功来获得自己想要的权势。所以功夫一定要好,不然头上的脑袋可就是别人的了。好了,先不说这么多,为了把它带进来,我可没少费功夫。还好我师兄了空跟东宫侍卫的关系不错,这才省去了不少麻烦。”

    王千军拿出了身上的竹筒,里面装的是他从集市上买来的蛐蛐,现在正是斗蛐蛐最盛行的时候,这只蛐蛐可花了王千军不少钱。还好有人报销,道衍每月的俸禄都会拿出一小部分给王千军用,有个把自己当儿子的老师就是好。看到蛐蛐,朱瞻基也是眼前一亮,马上就不生气了,赶紧让身边唯一伺候的小宦官去把斗蛐蛐的工具拿来!

    即便是上次受了教训,挨了一顿打,可一瘸一拐的小虫子还是没有一点迟疑地拿来了斗蛐蛐的工具,还有藏起来的蛐蛐。被东宫的官员警告、打板子算什么!小主子开心才是最重要的!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