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解缙倒台(中) (第2/3页)
胡氏父子,彻底荡平安南境内的叛军了!”喝着小太监送来的热茶,吃着宫里的点心,很是悠闲。
“大明必胜!新城侯张辅不是赵括,也不是李景隆,他是我大明的岐阳王李文忠!只是,千军,平定安南之后,皇爷爷接下去会怎么做呢?!陈天平已经死了!”
王千军还真不知道怎么回答,身边有小太监伺候着,王千军不敢多嘴。可就在此时,突然有人大声地说道:“寻访陈氏子弟,将安南的王位还到正统继承人的手上,恢复君君臣臣的儒家正道。在帮助陈氏国王安定国内后,大明军将全部撤出安南,不取一文一粮一地,安南国将世世代代记住大明之恩情,永为大明之藩国。成为这才是天朝上国之道,才是仁者无敌!”
来的是位儒家文官,一听他的言论就知道了,天朝上国,仁者无敌,自欺欺人罢了。仇恨可以让人记住一辈子,恩情却可以随意忘记。为了利益,什么仇恨,什么恩情都不重要。
“汝玉先生好。只是,如果陈氏亲族都被屠戮,那我大明又该如何?!”出于尊重,朱瞻基站了起来向来人问好,王千军当然也跟着一起站了起来。
“那就寻找陈氏外戚有血缘之人,举贤任能,将安南还给安南人。安南乃是洪武皇帝所规定的不征国,《皇明祖训》中就写道:四方诸夷皆限山隔海,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若其自不揣量,来扰我边,则彼为不详。彼既不为中国患,而我兴兵轻伐,亦不祥也。吾恐后世子孙依中国富强,贪一时战功,无故兴兵,致伤人命。切记不可。皇太孙请切记此言,兵乃不详,仁义才是不战而胜之道!你就是皇太孙侍读王千军吧?不知道小子对本官所言有什么见解?!不妨说来听听!”
永乐帝以靖难清君侧为名起兵,以《皇明祖训》为宣传工具,打下江山后又靠《皇明祖训》来宣扬自己所得皇位的正统。这样做的结果就是作茧自缚,朝中的一帮官员反过来也用《皇明祖训》来限制皇帝,王千军此时岂敢对《皇明祖训》有任何评论。
“小子受教了!”这就是王千军的回答。
见王千军如此的回答,来人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最后竟然是“哼”了一声就离开了,看来对这一次来的结果很失望,很不满。如果不是没有足够的时间,估计这位大儒一定会抓住机会好好教训一下王千军的。
人走了,王千军才问道:“他哪位?”
“东宫右春坊右赞善王汝玉,宿儒。教导我程朱理学的就是他。千军,你今天似乎很好说话啊!”想到这,朱瞻基突然笑了。
王千军摸了摸自己的头,无奈地说道:“惹不起,我还躲不起吗?只是有一句话我希望皇太孙你记住。洪武皇帝的天下是打下来的,当今皇上的天下也是打下来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