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三章 东宫谈兵(上)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十三章 东宫谈兵(上) (第2/3页)

利会师,安南第一道防线被明军完全突破,第一道防线的军队完全被击溃。但安南军的主力并为受损,依宣江、洮江、沱江、富良江四个天险组成第二道防线,安南与大明军队隔江对峙。

    “前线失利,后方人心动荡,陈氏余孽蠢蠢欲动。然安南百万大军主力未损,胡氏父子继续坐镇后方,安定人心。孙子曰:‘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南安还有大军两百万,是明军之十倍,依天险死守不出,怎么看都不会败。无论明军从何攻打,安南大军都能依靠人数上的优势挡下明军的进攻!死守,不出!”

    两百万大军就这么依靠宣江、洮江、沱江、富良江四个天险死守不出,静待明军的进攻。面对安南人数上的优势,朱瞻基沉默了。人数上的优势不是轻易可以抵消的,计谋再多,将士再勇猛,面对杀不完的敌人,也会累,也会泄气,所以朱瞻基一时想不出下一步。

    主子想不出来,身边一群不认识字的小太监干着急。这群小太监可不是跟随在永乐帝身边出生入死,无论是行军打仗还是出使诸国的太监,他们也称不上太监,太监是宦官的最高称呼,他们只是一群身份中等的宦官而已。这些宦官大多是家中贫苦子弟,家里穷、孩子多,快要养不活了。靠着认识宫里的一些老宦官,将家中的幼子送入宫中阉割成小宦官,在宫中混口饭吃。大部分的宦官因为从小阉割,又居住在深宫之内,既不识字,也没有什么见识,长大了正事百姓认识的那些声音尖锐,不男不女,阴阳怪气的宫里太监。

    因为不认识字,也没什么见识,一群小太监交头接耳可就是不敢乱说话,怕出错主意让朱瞻基生气。如果出错主意害小主子在对战中输了,那乱说话的小太监可就要倒霉了,承受小主子的所有怒火。可什么都不说,也不行!因为这样就不能显现自己的忠心,得不到小主子的好感。思来想去,两个朱瞻基最信任的小太监上前一阵小声建议,但结果都被朱瞻基瞪了回去,因为这两人出的主意实在不怎么样。

    王千军手上的茶已经喝完了,伺候的小太监将茶杯再次倒满,偷偷地给王千军打眼色,那意思当然是让王千军让着点。王千军只是轻轻地点了点头,算是一种表示。不过这都是用来应付小太监的,他衣袖里可是藏着准备给朱瞻基致命一击的小东西。

    第二泡茶喝了一半,朱瞻基终于是做出了决定,大声地说道:“‘左传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大明军锐气不可失!分兵两路,一路进入富良江,先攻嘉林江口,再进至多邦隘;一路沿洮江北岸鼓行而进,与主军呈南北夹击之势,互为声援。我大明开国以来,与陈友谅数次水师大战,鄱阳湖之战更是血染鄱阳湖,太祖洪武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