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二章 安南战事(中)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十二章 安南战事(中) (第2/3页)

靖难功臣们的权势最大,建文旧臣的武将没有一个敢跟靖难功臣正面对抗。

    三十万大军按原计划继续前进,只是换了一位年轻的统帅,只有三十一岁的张辅。而这位新城侯张辅也的确没有让任何人失望,他成了安南人最害怕的大明武将,一个可以让安南小孩不敢啼哭的武将。但这些都是后话,此时的南京城内,王丛云正带着王千军点燃香烛,祭奠客死异乡的朱能。

    朱能也是王丛云的老上司,也照顾过王丛云,虽然本人没有亲自出面,但也命家将在王丛云倒霉的时候送来了接济之物。原本,王丛云原本想在今年事业稳定了再亲自登门拜访的,可谁会想到年富力强的成国公朱能会英年早逝,天意弄人啊。

    王千军知道历史的展,知道朱能会死在出征途中,可是她这个时候说话也没用,难道就跑去跟别人说,朱能出征在外的话一定会病死吗?!永乐帝不可能因为王千军的一句话改变主意,如果真让王千军料定了,那面对王千军这个可以预测未来的神童,永乐帝只会做一件事,杀了王千军!

    拿着香,向着朱能的牌位三拜,王千军也该去东宫了。陪皇太孙读书,也算是一件差事,而且还是永乐帝钦点的,虽然没有具体的官职,但对大部分的人来说,也是一件无比荣耀之事。皇太孙是什么人?未来的太子,大明未来的皇帝,能够陪在皇太孙身边读书,日后肯定是前途无限,怎么说都是天子近臣,最容易得到天子信任的人。

    不过,在接下这差事时,道衍严重警告过王千军,他的那套歪理邪说最好不要对皇太孙说太多,因为在东宫,太子身边都是儒家名士,一帮子读书人都在太子的身边,平日教导太子的也是儒家名士,理学大家。如果王千军太多话,那即便是道衍也保不住王千军。

    师父的话,王千军会听,可王千军也有自己的盘算。普通的师生之情算什么?大部分师生之间的感情都没有同学之情来得深厚,而且是孩子就会有叛逆期,所读所看所教的都是儒学,听多了,看多了一定会腻。王千军不急,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王千军可以慢慢潜移默化地改变皇太孙。

    可就在王千军进入东宫的第三天,他就做了一件大事!那就是打了皇太孙!这可是惊动了整个东宫,连永乐帝都惊动的大事。这也不能怪王千军,皇太孙朱瞻基,未来的明宣宗很崇拜他的爷爷,也就是马上打天下的永乐帝。出了日常的功课外,朱瞻基最喜欢的就是骑马习武,梦想着有一天可以跟他的爷爷一起纵马奔腾,小孩子总是喜欢崇拜英雄。

    朱瞻基是皇太孙,尊贵无比。教导他武艺的侍卫,还有当陪练的太监谁敢伤到他一丝一毫,都是想尽办法拍马屁,宠着哄着,尽教些花花架子。而当朱瞻基看到王千军这么壮,只比他大五岁,八岁的朱瞻基直接就要求王千军跟他对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