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二章 安南战事(中)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十二章 安南战事(中) (第1/3页)

    大明远征军必胜!只是,一位对永乐帝很重要的人死在了前往安南的行军路途上,这个人不仅是永乐帝说重视的人,更是远征军的统帅!

    十月二日,南征军统帅成国公朱能突然病逝于龙州,年仅三十七岁,英年早逝!对朱能的“出师未捷身先死”,永乐帝哀痛无比。

    朱能,怀远人。初袭父职任燕山护卫副千户,守卫燕王宫邸。明洪武二十三年,从燕王征漠北,骁勇善战。获北元丞相咬住和太尉乃儿不花。

    建文元年,与张玉计斩监视燕王的张昺、谢贵,为燕王动靖难之役立下功。接着,随燕王在真定之战中击败耿炳文部,又率敢死士三十骑追击,俘获三千余众,升都指挥佥事。在郑村坝之战中,率左军与诸将协力作战,又击败李景隆部。建文二年,在白沟河大战中任前锋,击败都督平安部。燕王在东昌被围,他殊死搏战,从重围中将其救出。建文四年,燕师连失大将,加之水土不服,疾病流行,诸将请休军,他坚决支持燕王继续南进。在灵璧大战中,率部俘平安以下1o万余众,乘胜渡淮水,跨长江,直逼南京。

    朱能之勇猛不下于丘福,更是难得的帅才,深受永乐帝宠信。更重要的是,丘福已经六十三岁了,朱能死时才三十七岁,永乐帝一直将朱能视为统帅千军万马的大将,可以帮助永乐帝威服四方。因为这次南征才任朱能为帅,而不是丘福。可惜,天意弄人,再强壮的人也逃不过疾病,也无法违抗天意。

    朱能死了,三军统帅死于出征途中,出征将士士气大挫。为了能够稳定军心,永乐帝八百里加急,任命右将军新城侯张辅佩征夷将军印,充总兵官,代替朱能统率全军。为了鼓舞士气,张辅升帐点将,对众将说道:“当年开平王(常遇春)远征中途去世,岐阳王(李文忠)代之,大破元军!我虽不才,愿效前辈,与诸位同生共死,誓破安南!”

    张辅,明朝河间王张玉的长子。燕王起兵靖难时,他和父亲张玉跟从朱棣作战,为指挥同知。后来张玉在东昌战死,张辅接替父亲的职位。他骁勇善战,屡立战功。燕王攻下京师登基后,封张辅为信安伯,禄千石。永乐三年进封新城侯,加禄三百石。

    明初开平王常遇春在军中暴病,副将岐阳王李文忠代替常遇春统帅三军,大破元军,立下大功。张辅自比李文忠,帐下的将军们没有一个人嘲笑张辅的狂妄自大,因为他是张辅,是张玉的长子。靖难之役中,张玉是燕王的三军统帅,是指挥着这些靖难功臣们冲锋陷阵的三军元帅,帐内的靖难功臣原本都是张玉的属下,如果张玉没有战死的话,张玉的地位绝对高于丘福与朱能。

    如今,故人之子成了三军统帅,靖难功臣们没有一个人反对,这也是皇上的皇命。靖难功臣们都支持,其他的武将就更没话说了,现在朝廷军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