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五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四十五章 (第2/3页)

句就可以赶我二人出门了,对不对?我俩都是穷小孩,身上没几个大子儿不说,就算插个草标拿去卖了也不值多少钱。先生既然肯帮,自然有别的好处。咱们一起合作,各取所需,各有所得,岂不是好?”

    晁主簿深深看了甘虎一眼,捻着胡须说:“好小子,年纪不大,肚肠倒弯弯绕得很——直说了吧,河阳县科场舞弊一事,我有意上孟州首告去。那知县褚文炳与我不合。此事一了,难免寻个事端来料理我。哼,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先下手为强!”

    甘虎提醒他:“我听山月寺和尚说,有个什么高太尉的亲戚在里头哩。”

    晁主簿晃着脑袋,得意地说:“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你一个小孩家懂什么。正是有高太尉亲戚搅在里头,老夫才敢上孟州告状去。这一任孟州知府,乃是东京蔡相公的人。如今朝中蔡相公与高太尉不睦,天天想方设法互相拆台。若能借河阳县这事替高太尉上上眼药,蔡相公想必乐得顺水推舟罢,哈哈哈……”

    甘虎心想,一个县城的小主簿也能指点江山,果然这些做官的人就是老辣,不可小看!他暗自把轻视的心思收起,恭恭敬敬地问:“请教晁老先生,接下来该怎么办才好?”

    晁主簿把手一比说:“拿贼拿赃。此事要办成铁案,有几桩物事必定要拿到。一、卖号时从买号人那里收上来的借据;二、买卖的账簿;三、经手人的供词。”

    甘虎一脑袋茫然,问道:“借据?”

    “那是当然,”晁主簿翻了他一眼,教训道,“出了千百贯钱钞,只换得一个空号。若是换成你、肯也不肯?俗话说:‘偷来的锣儿打不得’,这又不是什么光明正大的生意,哪有先付钱的道理?若是先付了钱,又入不成学,难道苦主还敢到县衙来告状索钱不成?自古以来做这行腌臜生意的,都是先收借据,放了榜再慢慢地寻中式的人讨钱。”

    甘虎想了一想,又问:“那要是入了县学,却不肯付钱,卖号的便怎么办?打官司决计是不敢的,难道只能私下里解决?抑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