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一八.审讯(上)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一八.审讯(上) (第2/3页)

始分析原因。江明的口气一直很友善,基本上就是朋友之间谈话那种态度。问的也都是些大路货,并不特别刁钻。到底为什么,心里会不舒服呢?

    江明问那些浅显的问题,偶而还赞同地附和几句,其实是一种观察。他根本就不在乎答案,在乎的是郭路的反应。有效的审讯,目标是建立有利于审讯者的氛围,暗示犯人在这个陌生而可怕的环境里,只有依靠审讯者的保护才能安心。如果这一步成功,犯人就会以合作的态度为筹码,来交换心理安慰。

    这些都是犯罪心理学上的理论,郭路根本不懂。但练武的人,自然而然有种抵制被人观察的警觉。郭路开始调整节奏。无论什么问题,从几岁第一次打架到你们家外面是不是有棵歪脖子树,他一律调匀呼吸,仔细经过大脑之后再回答。情绪绝不抵触,态度绝对诚恳,但答案能暧昧就暧昧。

    江明似乎意识到了,不再提问,把手上那支铅笔来回地转。笔越转越快,忽然啪嗒一声掉下来,在桌沿弹了下,飞到郭路面前。

    “你的笔。”

    郭路捡起铅笔递回去。江明笑着接过来,还说了声:“谢谢。”

    他笑得没有一开始那么从容了,情绪有些焦躁。郭路暗自分析着江明,忽然感觉对方的目光陡然凌厉。江明略微向前探出身子,笔直地盯着郭路,中宫直进地问:“野羊山大火的时候,你和你师父柳淳风在一起做什么?”

    郭路提醒自己保持呼吸节奏。不要慌,十息之内,必然可以想出回答。先分析这个警察的问题。问句设计得很费了点心思。里面嵌着两个套子。一个是直截了当地暗示:“我们知道你师父是柳淳风,还知道更多……”另一个是语义陷阱。假设遇到小白张皇失措,否认说:“没干什么”正好掉进去。

    “柳淳风是谁?我不认识。”

    “郭路,”江明敲敲桌子,“我必须提醒你,这是正式讯问。你的每一句话都要记录下来作为原始口供。我党的政策一贯是坦白从宽,抗拒从严。你要是撒谎抵赖,以后可别后悔。”

    “我的确不认识。”

    江明还没说什么,冷眼旁观的干警小何突然怒了:“锤子!你娃不见棺材不掉泪是吧?老子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