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833章 诡异气氛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833章 诡异气氛 (第2/3页)

早已不单单是小分队的向导了,还是小分队的翻译和联络员。连李勇都多次夸奖这个姑娘很能干,是个不可多得的好手。

    不过,金英子对李勇的夸奖好象不怎么感冒,用她的话来说就是,哼哼,被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夸奖有什么好高兴的。

    为了这事。经常和她在一起的三排长宁二子还多次和她争吵,当然了。肯定是吵不出什么结果的。

    李勇要做的工作太多了,他要为整个志愿军的吃喝拉撒负责,还有大量的武器和装备也要经过他负责向前线调运,一切一切的迹象都在显示,一场大战役就要开始了。

    李勇很清楚,即将要开始的三次战役是非常的艰苦的,我军的后勤与美军相比的差距还是太大了,一个单兵不但要靠步行与敌人的机械化比速度还要随身携带四天的弹药和粮食,用最为通俗的说法就是,枪吃的和人吃的都要靠自己来携带,在自身负重几十公斤的情况下与敌人作战。

    这时候李勇才明白后世记载的星期和礼拜攻势是怎么一回事,单兵携带四天的粮食和弹药,在弹药和粮食光了以后要靠战士们的忍饥挨饿和意志再坚持几天,七天已经是战士们的体力极限了。

    七天是一个极限,是志愿军攻击作战的极限,李勇清楚这些,而即将上任的美第八集团军司令长官李奇微也很快就能弄明白这个道理,正是因为李奇微搞清楚了志愿军的软肋所在,才有了三次战役之后的四次战役。

    李勇担心的不是三次战役,而是随之而来的第四次战役,第四次战役是在志愿军弹尽粮绝的情况下被动打的,也就是说,前三次战役志愿军占据的是战役的主动权,而四次战役则相反,战役的主动权掌握在敌人手里,这在解放军的军史上也是极为罕见的。

    朝鲜战争中的第四次战役我军打的极为艰苦,苦的有人说好比是红军时期,李勇的内心充满了一种急迫和无力感,他知道接下来的战役走向,可是却没有办法阻止。

    为今之计,只有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尽可能多的为一线部队多准备一些物资,也好让战士们在后期的防御作战中多一份保障,要知道,有时候一包饼干一枚手榴弹和一颗子弹都有可能拯救一个战士的生命。

    所有能想到的办法李勇都想到了,在准备了大量的粮食和弹药以外,李勇还让后方专门准备了一些稻草和木板,有人不人知道副部长为什么让后方准备那么多的稻草,难道稻草也能打仗吗?

    稻草不能打仗,但是稻草确实有大作用,即将开始的三次战役中我军要突破敌人的临津江防线,而临津江河面宽二百多米,战士们在零下几十度的酷寒条件下作战很容易摔倒,一但摔倒就很容易被冰雪冻在江面上动弹不得,把稻草铺在身子底下就能很好解决这个问题,只是当时战斗打的急促,部队找不到那么多的稻草。

    类似于这样的工作李勇还做了很多,总之目的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