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混蛋!你骂谁? (第2/3页)
典旗袍倚门亭亭玉立,樱桃唇边始终挂着令人赏心悦目的含蓄温婉笑容,恭敬小心地接待了一位又一位豪商巨富或者京城政府要员。
古语有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高雅情*之说。也许真正的修身养性精髓早被现代化的高铁牯鼓捣得支离破碎。只是问题在于,当今这个社会不知道哪时形成了金钱代表地位,财富证明身份的流俗共识。外表的装饰华丽与否,默契代替学识成为判断内涵与否的桌面快捷方式,所以当今的人们,对财富的渴望达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
闻风而至的名流们或许是为了凸显自己身为上层社会一员的尊贵地位,每个人不管高矮肥瘦,卖相几何。钻出各款名车后,无一不是极力摆出一付衣冠楚楚,风度翩翩的模样,偶尔低头交谈出的声音也并不比窃窃私语高出多少分贝。
像今夜这种可以称为顶级的上流宴会,来的也不可能是小打小闹,动辄炫耀似从口袋摸出一把红绿钞票撒给侍者的暴户。然而客人几乎都是京城或者各大城市真正跺脚要抖三分的名人。但为了表现出足够的修养和相配身份的气质,络绎不绝的人流出奇地有条不紊,大家心照不宣的维护着谦谦君子和窈窕淑女的风度,没有人刻意飞扬跋扈,试图哗众取宠,徒使贻笑大方。
名流们极其克制地保持着宠辱不惊坦然自若仪态,不过偶尔出现一些常人难望其项背的权势人物后,名流们那瞳孔不经意掠过的嫉妒光芒,并不意味着他们心里是那么的波澜不惊。
八时的宴会进场接近尾声。
近乎针落可闻的天鹅绒地毯长廊没有风轻云淡到最后一刻,两队重量级人物的驾临,还是让人群不自禁出阵阵惊叹。维加拉斯大门前终于生了些许骚动。
刚刚到达长廊的是两男两女青年组合。两男皆是仪表堂堂高大英俊,器宇轩昂,不同在于黑色乔治阿玛尼西装的青年气质温文尔雅,目光柔和,浑身透亲和力。白色阿玛尼的青年则是英姿勃,眼神锐利如火炬,举手投足,充满了一种摄人心魄的霸气。两个青年并驾齐驱,身边各自挽着两个穿着意大利服装大师德博拉亲手设计露肩晚礼服的美丽女孩。
与会的名流不乏英俊潇洒的青年才俊,比花娇艳的富家千金。但是四位青年男女甫一出现,他们身上表现出的风采与气质,无疑力压群英,鹤立鸡群。
当然,外形气质并不是四个青年男女受众多名流瞩目讨好的理由。个人魅力再怎么优秀,没有匹配的背景与地位,充其量只是一个观赏的花瓶,不会给最注重现实利益的富商们带来太大的震动和期望。
四个青年男女获得名流们这么多压抑不住的惊呼声、赞叹声,脱离不了他们身后有两个势力大得吓人的家族――朱家和杨家。
朱杨两家据说是隋朝皇室杨氏和明朝皇室朱氏的后人。众所周知,隋、明两朝在中国历史上是两个赫赫有名的大朝,即便最后统治**痛失九鼎,可遗留下的血脉和财富依然是庞大得惊人的。虽然现今少有人了解到底这两个家族势力成什么规模。但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两家的资产财富绝不会比福布斯财富排行的前几位巨鳄逊色。甚至还能肯定,在今晚来临的各界名流当中,他们的身份稳持牛耳。
有幸碰到了如许显耀庞大家族青年俊杰的领军人物朱天楠、杨少甫,各界大佬们自然不会装聋作哑,视而不见。于是,本来颇为静谧舒缓的次序稍微凌乱吵杂起来。出言示好、攀交情、问候、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