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49 向喜马拉雅山进军 (第2/3页)
xī zàng――英帕尔作战的命令。早就准备就绪的喜马拉雅集团军群在司令员别尔津的一声令下就兵分10路,向克节朗河谷、亚东山口、樟木、呷灵公、拉木多、林卡、拉曼、阿夏比拉、吉隆、洛扎等地的中国边防部队防区进军。与此同时,印度红军西北方面军所属的查谟――克什米尔集团军也派出大队人马向中国南疆和xī zàng交界处的阿克塞钦地区发动进攻,以配合东路的主攻部队。
别尔津指挥的印度红军喜马拉雅集团军群由印军三十四集团军、三十五集团军、三十六集团军、第三十七集团军、尼泊尔集团军、雪山集团军、西z人民军等部队组成。总兵力约五十万,其中印度第三十四、第三十五、第三十六、第三十七集团军集团军为主力。主攻方向则是樟木、亚东和克节朗三处,其中又以加德满都通往拉萨道路上的隘口樟木为重中之重,别尔津在这个方向上投入了第三十四和第三十五两个集团军・还任命自己的副手,德国国际主义战士佐尔格统一指挥这两个集团军。
尼泊尔集团军由印度尼泊尔邦的当地人组成。雪山集团军由不丹和锡金两邦的当地人组成。这两个集团军的官兵对高原地区的气候比较适应,但是他们的装备和训练都很差,而且带兵的印度军官同尼泊尔、锡金和不丹士兵之间的关系都不大融洽,部队的战斗力因此又打了个折扣。所以这些比较适应高原气候的尼泊尔、锡金和不丹军人现在只是负担一些打下手的次要任务而已。
至于西z人民军对外声称是西z人民党领导的革命武装,都是由西z当地人所组成,不过实际上却是由印度国际主义战士所组成的,全军上下会说藏语的官兵加起来不到人・上了高原还能正常喘气的则一个也没有!之所以出现这种令人尴尬的局面主要是由于大中华联邦的民族和宗教政策所造成的。虽然联邦zhèng fǔ也同历史上的某党一样,奉行控制宗教政策,但同时包括常瑞青在内的许多大中华联邦的政商jīng英又都是有神仙论者・他们是在相信神仙存在的基础上控制宗教,同不相信神仙的,从这一路进军,后勤是非常有保障的。所以我们在这一路部署了34和35两个集团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