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768章 谍影迷踪(1)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768章 谍影迷踪(1) (第2/3页)

的高科技产业从进入八十年代开始就接连遭遇重创。

    从1980年开始,在接下来的五年中,在亚洲唱主角的不再是日本。也不是华夏,而是北缅即现在的东联。

    东联在航空航天、核工业、计算机硬件及软件、微电子、通讯、石油、船舶重工、汽车、摩托车、家用电器等各个行业全面出击。凭其先进的技术和标准,俨然成为主导当今世界科技发展前沿的领头羊。

    四年前,北缅皇家科学院在网络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硬件取得重大突破。

    随后,北缅移动和联通两大通讯集团,与天工财团以资本入股,北科院以技术入股。成立了“天工网络科技集公司”与“天工电子控股集团”,两家超大型国际集团以北科院的路由器局域网络技术为基础,分别研制具有商用价值公共网络信息平台和个人电脑。

    三年前,世界第一个民用互联网络在北缅密支那成功投入运营,并在接下来的两年中迅速向北缅全国范围普及并网。然后开始向东联周边国家和地区辐射。正式向世界宣告了以网络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已经拉开了序幕。

    而直到现在,日本、美国和欧洲国家也没有在民用公共网络信息技术上取得实质性的突破。

    为了获联东联的核心技术,日本可以说是绞尽了脑汁,挖空了心思。

    最初,日本想办法从东联进口了一批可以联网的个人电脑,集中了日本最好的微电子和程序员对超大容量硬盘、双核处理器、集成主板、网卡等硬件和驱动程序进行破解。结果发现,不管是拆解,还是用仪器进行检测,都对里面的加密程序解码,采用暴力程序破解则马上全都变成乱码,而且还将芯片给彻底烧毁报废。

    随后,日本几大集成电路制造企业希望通过技术引进,以合资建厂的方式来获得核心技术。可东联强烈的仇日、排日思想使得日本无论是通过官方,还是民间都没能成功。安倍晋九很不理解东联人为什么会如此敌视日本,只能归结于东联有一个对大日本帝国很不友好的最高领袖。

    无奈之下,日本情报机构只能出下策想办法绑架了几名北科院的科学家。结果自然是弄巧成拙。不但没有获得相关技术,反而遭到了东联情报机构和磐石雇佣军的疯狂报复。导致日本数十名顶级数学家、物理学家和计算机专家都神秘失踪,造民了日本在计算机基础研究领域至少倒退了二十年。

    如同当年日本依造集成电路的核心技术与专利,让东南亚各国的电子电器厂商成为日本公司的“代工厂”一样,仅仅不到两年的时间,日本的东芝、夏普、富士通等电子巨头先后沦落为东联公司的“代工厂”,并入今年年初被天工电子控股集团吞并。

    安倍晋九心里很清楚,商业竞争还是次要的,先进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才是最关键的。

    按照东联的一惯做法,其投入民用的一般都是二流技术。也就是说,东联在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