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662章 私访北缅的神秘客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662章 私访北缅的神秘客人 (第3/3页)

国民政.府的大总统蒋建丰!

    “真是长见识了,长见识了。”蒋建丰站在房间的窗台前,看着对面不远处南伞镇上面飘扬的一面五星红旗,感慨万千。

    “是啊!我是真没想到,在我印象中贫穷落后什么都没有的果敢,竟然发展得这么快,这么好,其城市建设一点也不比台北差。”接话是这位是一名看起来年约六旬,鹤发童颜神采亦亦的老者。

    作为台府行政院院长,俞国华原本是极力反对蒋建丰搞“微服私访”这种冒险活动的。只不过,俞国华显然对下了决心的蒋大公子一点办法没有,最后只得舍命陪君子。

    二十多年前,俞国华曾经到过果敢。那时候的果敢的确是一穷二白,比台湾经济最差的县城都不如,甚至连条像样的柏油马路都没有。

    但今天,俞国华不仅在果敢看到了纵横交错的八车道柏油马路随处可见,立交桥、高架桥、摩天大楼也比比皆是。特别是那有如迷宫的可以在里面通车的地下下水道网络,更是让这位曾经担任过台府行院政经济建设委员会主任的俞大院长,不得不佩服北缅政.府的大手笔。

    “百闻不如一见。”蒋建丰缓缓回到沙发圈落座,很是感慨地说道:“正所谓窥小斑而知全豹,我今天算是真正明白了为什么国际上会有‘北缅奇迹’这个词了。杨先生的确是个善于创造奇迹的天纵之才。

    一个国家,一个政.府,建设得好不好,居于最下层的行政村的建设,是最能体现,也是最直观的。看来在经济建设方面,我们还有很多地方要向杨先生取真经啊!”

    “老板,有一点我很奇怪。”站在蒋建丰身后的那名年约四十岁左右的中年男子很是费解地出声问道:“北缅的经济建设,满打满算也只有八年多一点,他们哪来这么多的钱投入范围如此之广的基础设施建设?”

    “楚瑜啊,你的这个疑问,也是我这次来缅甸最想弄明白的。”蒋建丰乐呵呵地笑道:“如果我们也能像北缅一样,弄出一个‘台湾奇迹’,将来我死后也能有脸去地下面见先父了。”

    “以我看,楚瑜,这次见到杨先生后,你可得好好感谢人家。”俞国华微笑着说道:“如果不是当初杨先生向总统提议,你只怕现在还只是总统身边众多的英文翻译之一。”

    “感谢是肯定要感谢的。”被蒋建丰称之为楚瑜的这位中年人,正色说道:“这些年我一直都不理解,我宋楚瑜从来没跟杨约翰男爵谋过面,也没跟他有过任何形式的接触,他是怎么知道我这个人的?又怎么会跟总统提名让我来出任国府秘书长之职?”

    “这充份说明了杨先生之神通广大。”蒋建丰轻松地笑道:“事实证明,让小宋你屈居当一名英文翻译,确实是有点屈才了。从你担任秘书长后,我的确是省了不少心。我现在还真有点担心,杨先生挖社会主义墙角挖惯了,再把他的金锄头伸到我们身上来呢!”(未完待续请搜索,更好更新更快!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