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5章 期待已久的重逢 (第2/3页)
系、贪污受贿、结党营私,损公肥私的现象相当普遍。
与此同时,在社会生活中,酗酒、旷工、吸毒、盗窃、行贿等现象也日趋严重。“纪律松弛,秩序紊乱”使得“很多人已不愿意勤勤恳恳地工作了。”“游手好闲的人越来越多,到处可以见到粗暴破坏法制的事件。”所有这一切,“已深深地侵蚀了苏.联社会的整个肌体。”公众对此强烈不满,十分厌恶。
作为一个任期最长的克格勃首脑,安德罗波夫比其他人都更清楚地知道当今苏.联的社会问题已经到了是何等严重的危机地步。他公开愤然斥责“恣意违反劳动纪律、酗酒、流氓行为、受贿、贪污社会主义财产和其他冒犯社会的行为”。他把这些行为都称之为“与社会主义格格不入的现象”,自然,它们的存在同苏维埃制度所创造的社会环境毫无关系。因此,他在担任总.书.记的就职演说中发出的第一个号召,就是向任何违反党和国家的纪律以及劳动纪律的行为作更加有力的坚决斗争。
作为苏.联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幕后推手,一名冷静客观地看待苏.联现实问题的重生者,杨卫平对安德罗波夫上台后所推行的一系列改革举措是非常认同并赞成的。只要不让安德罗波夫像历史中那样只执政苏.联短短一年零三个月,加上他杨卫平从旁出谋划策,他就完全有信心不使苏.联在进入九十年代初期就面临崩盘解体。
现在已经是1985年11月,安德罗波夫还活得好好的,并没像历史中的那样于1984年2月9日死于肾病。经过三年大刀阔斧的改革,苏.联的政治和经济已经有了明显的好转态势。而这也是美国总统里根和英国首相撒切尔夫现在阶段把主要精力集中关注苏.联,而没法分心顾及北缅这个小国家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一切都在朝着杨卫平预期的那样发展。杨卫平现在很想知道苏.联国内的局势,想弄清楚苏.联对北缅的战略究竟是什么。因此,在他内心里,其实早就在期待与卡列妮娅的重逢。
罗小彤打来的这个电话,可以说杨卫平秘密潜入南缅以来收到的为数不多的几个好消息之一。
杨卫平并没有让罗小彤把电话交给卡列妮娅,而是轻松地调侃着笑问:“罗大小姐,我想,我与卡列妮娅的会面,肯定得经过你的许可和安排,对吧?”
“嘿嘿,平叔,您老人家还算是识大体顾大局。”罗小彤在电话里得意地笑道:“现在是不是急着想见到你的这位苏.联情人啊?”
“你个没大没小的臭丫头!”杨卫平笑骂道:“有这么跟长辈说话的吗?赶紧的,说说你是怎么安排的。我估摸着你肯定不会让卡列妮娅来酒店。”
“酒店里人多眼杂,基于安全起见,当然不合适。”罗小彤没再开玩笑,认真地说道:“平叔,麻烦您来酒店对面这幢写字楼吧。这里整栋楼都在我的控制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