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67章 北缅工业建设第一弹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567章 北缅工业建设第一弹 (第2/3页)

陆军的主战坦克也只是69式。与北缅人民军现在装备的歼十、fbc-1、fc-1、东北虎ii根本就不是一个档次。

    更别提北缅海军还有一艘原英国海军无敌级航空母舰正在船坞里进行现代化改装。而且北缅海军现役的四艘华夏宋级常规动力潜艇。也称得上是当今世界最一流的常规动力潜艇。

    如果再算上天石集团已经开工的两艘新052级导弹护卫舰和052d导弹驱逐舰。假以时日。北缅的军事实力,在整个亚洲也算得上一流军事强国。

    当然了,现代战争看的不是你手里有多少先进武器装备。整体工业水平的发达程度才能代表战争潜力的高低。

    众所周知,缅甸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不发达国家,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超过了全国人口的60%。只不过,这个比例拿来跟改革开放之前的华夏相比,华夏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比例比缅甸还要大。

    所以说,杨卫平对于将北缅转型为工业为主的工业化国家还是胸有成竹的。因为,一个国家的工业和经济发展,并不取决于它原来是什么样子,而是取决于这个国家的领导人采取什么样的政策方针,如何来引导改变国民的思维观念和意识形态。

    如今,北缅民主联邦共和国新颁布制定的国家宪法已经明文规定,华人也是与缅族、掸族、克伦族、孟族、克钦族、克伦尼族、钦族等民族一样的法定民族。而且法律允许北缅人拥有多个国籍。

    在杨家声总统领导的北缅民主联邦共和国与华夏、美国、苏联、英国、法国、联邦德国、民主德国、瑞士、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日本、朝鲜、阿根廷等国家建立正常大使级外交关系的时候,杨卫平结束了对东部军区、北部军区和西部军区的考察调研,来到了仁安羌。

    仁安羌,缅语意为“油河”,是亚洲最早开采石油的地区之一。位于缅甸中部干燥地区南部,伊洛瓦底江东岸,海拔约120米。是北缅马圭省一线城市,距离曼德勒西南217公里。

    自从1962年缅甸政.府将仁安羌和稍埠油田收归国有后,政.府对这两区块均属于老油田提高采收率进行了大量投资和技术升级。只不过,随着北缅取得了缅甸内战的胜利,这个地质储量为1.82亿吨的油田变成了杨卫平和杨氏土司家族的共有的私有财产。

    艾布特国际矿业投资公司拥有仁安羌与稍埠油田60%的权益,近两年先后投资了五亿美元对油田及其附属工厂进行技术改造,将年产原油从原来的12.6万吨提高到了50万吨。

    经过杨卫平的穿针引线,仁安羌市与华夏疆省克拉玛依石油城结成了友好合作对子关系,两个城市达成了资源共享协定。

    石油,一直都是杨卫平最为看重的战略资源。尽管杨卫平私人持有科威特国家石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