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56章 真的爆猛料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556章 真的爆猛料了! (第2/3页)

天工集团带头在华投资并没有什么直接因果关系。但是,如果华夏现有的经济运行机制和经济结构没有大的改变,这种经济高速增长可能不会持续不了多长时间。

    不论是华夏国内,还是西方的经济学者,都有人认为,华夏当前的经济运行是‘在一条坑坑洼洼的道路上开快车’总有跑不动的时候。我个人对这种观点是持支持态度的。

    因为这种观点在提醒华夏政.府的高层决策者们,要警惕高速增长的潜在危险和隐患。减少无效增长,加强基础产业,拓展市场瓶颈,才是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条件!”

    乔安娜坐下后,后排一位四十多岁的欧洲白人男子获准提问。

    “杨爵士您好,我是英国《太阳报》驻华夏记者史蒂文西斯,听您刚才的回答,我是否可以理解为,因为您对华夏经济现有的高速增长持不太乐观的态度,与华夏政.府大多数持乐观态度的官员观点相左,所以您才会被排挤出华夏政坛?”

    史蒂文西斯的问话落音后,现场变得格外安静,所有人都将目光投向主席台上眉头微皱的杨卫平。

    杨卫平伸手扶了扶麦克风,脸色转为淡然地舒眉笑道:“史蒂文先生用了‘排挤’这个词,是存心给我出了一道难题。说实话,我是真不想回答史蒂文先生提的这个问题。

    不过,看大家好像都非常关心这个问题,我要是不给个明确的说法,肯定会引来媒体的种种猜测。其实像我这个年龄,想出任一个国家政.府的正部级要职高官,这放在全球任何一个国家都是不可能的。但是,华夏新一代领导人却给了我杨卫平这个机会。

    虽然说我在主持华夏国防科工委领导工作期间,是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果,但这并意味着我的工作能力就一定能胜任这个职务。我之所以没能在华夏国防科工委继续工作下去,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我杨卫平的工作能力有限,不适合当这个官。

    官场不同于商场,我杨卫平在商场干得如鱼得水,并不等于我这样的年龄和经验在官场也能做到得心应手。不得不承认,在官场,我杨卫平算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好了,该回答的问题我都回答了,今天的记者招待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随着杨卫平起身告辞离席,现场的媒体记者纷纷以他们最快的速度冲出这间多功能厅。除了极个别想找机会对杨卫平进行专访的记者还坐在原位记录着什么,其他人都在想着怎样才能第一时间将手里的“猛料”发回去见报。

    对于今天有幸参与这场记者招待会的外国记者们而言,虽然时间不长,但杨卫平今天确实透露了太多的热门新闻素材给他们。说是一次媒体盛宴,一点也不为过。

    然而,来自国内各大报纸和电台电视台的记者们,却觉得他们手里握着的是一个极为烫手的山芋。

    王军、李明正、杨少君、万凯四人,从头至尾都在记者招待会现场旁听。以他们的政治嗅觉,他们判断,不论天工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