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不务“正业”的三航集团 (第2/3页)
四,叶正大、王寿南等人还真有舍不得。
特别是从安南战场运回来大量的米格23、米格25、米格29残骸,让他们更加坚信了可以将歼七和歼八设计得更完美。
我国第一款大推力军用涡扇发动机bsp; 如果歼七、歼八配上bsp; 反正杨主任曾经多次强调,科研单位脑子要活,不要过于教条。更不要像算盘珠子一样拔一下才动一下。
基于这种想法,王寿南、王甫寿、冯钟越等人基于bsp; 在改良歼七和歼八的过程中,三航的科研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都体会到了歼七和歼八改头换面,重新焕发勃勃生机的无比快乐和幸福。
为歼七和歼八换上一颗强劲有力的心脏,完全可以将这两种拥有十多年技术储备的战斗机都升级成为世界一流的第三代战斗机。这种可以永载我国航空研究史册的成就感,一直鼓舞着王寿南、王甫寿、冯钟越等全体项目组成员全身心地投入到技术革新工作中。
随着时间的推移,王寿南等人渐渐为我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bsp; 对bsp; 王寿南对新歼七的设计非常大胆。
机身采用超音速面积律,梁式与半硬壳式混合结构。单垂直尾翼,差动水平尾翼,双腹鳍,全翼展前缘襟翼和后缘襟翼。机翼、水平尾翼、垂直尾翼前缘后掠角均为42度,大后掠角边条一直延伸到机身尾部,前三起落架。
机身两个侧面肋下进气口的位置安排是出于提高大迎角飞行时机动性的考虑,进气口位于前机身下部,略微向外倾斜,这样,即使在大迎角飞行时也可向发动机输送空气。由于采用了dsi进气道,压缩和分离附面层,阻力减少,减小雷达反射波,不设辅助进气门放气门,结构重量大大减轻,可靠性高。
高强钛合金当结构材料,前机身为高强铝合金,后机身和升降副翼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可焊接的ll78铝锂合金(y2013铝锂合金的国产型号)身侧蒙皮。机头整流罩和喷管整流罩为碳/碳复合材料。部件的安装接头都采用ll78铝锂合金。
钛合金制造的全翼展前缘襟翼和后缘襟翼,自动与升降副翼联动,所有操纵面均由电传操纵系统通过液压舵机操纵。常规半硬壳式结构机身的50%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起落架及发动机舱门为碳纤维复合材料。
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悬臂式垂直安定面和嵌入式方向舵采用蜂窝芯结构。垂尾尖端为碳/碳复合材料。舵面用电传操纵系统液压操纵。无辅助操纵面。
座舱采用整体圆弧风挡、水泡形座舱盖,内装我国当前通用的仿制美国gru7a弹射座椅的国产型通用ts78型零零弹射椅。座椅倾斜29°。舱盖上采用碳纳米吸波涂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