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25章 华夏第一艘航母(求月票,推荐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325章 华夏第一艘航母(求月票,推荐票) (第2/3页)

华夏人》《男儿当自强》四首歌曲。

    杨卫平再观基地里到处忙碌着的那些工人,工作效率明显比刚才又要提升了几分。

    “你们啊,说了不要搞这一套,结果还是变成花样来搞。”杨卫平满脸春风地望着汪海洋笑呵呵叶责备道。

    就他脸上的笑容和语气,与其说是责备,不如说是夸奖。

    假模假样的!站在杨卫平身侧的叶小乔,闻言后心里嘀咕着翻眼白了他一眼。

    后面播放的这四首歌曲全都是他作词作曲创作出来的,也难怪他有点洋洋得意了。不过,话说回来,如果换了她是他,她肯定经他还要更加得意三分。

    “杨主任,要不要上舰到甲板上?”汪海洋欣然提了个建议。

    “行,走,去!”杨卫平相当爽快地点头笑道。

    说完,由汪海洋在前面带路,一行六人头上都戴着安全帽,走走停停的一边视察一边登上了二十多米高的舰面甲板层。

    尽管杨卫平放了身普通的蓝色工作服,但还是有不少造船工人认出了这位年轻的大首长。

    工人们也没有热情地围过来,只是在默默地行注目礼,然后继续埋头认真苦干。

    站在最大宽度50米的甲板上,杨卫平望着靠近舰尾处正在抓紧施工的七层高舰桥,心情没来由地感到一阵分外的舒畅。

    这艘轻型航母,杨卫平完全放弃了上一世那艘他了如指掌的瓦良格号的设计,而是借用了美国小鹰级常规动力航母的结构和甲板设计,可以说,这就是一艘缩小版的小鹰号。

    当然,因为现在还没有蒸汽弹射装置,起飞甲板不是平的,而是设计成55度的斜角。

    除了这个斜角,整个甲板和舰岛的布局,基本上跟小鹰号相仿。

    甲板全长25米,左侧降落跑道5米,中间延伸出三十米长的55度起飞斜角,右侧是停机坪。

    水线长20米。水线宽27米,吃水深度米,水线到甲板高5米。

    距舰尾65米处安装了四台lm2500燃气轮机和两组柴油机,驱动双轴最大输出20000马力,标准排水量2202吨,满载排水量27000吨,最高航速三十节。

    引管从距舰尾50米处引出来,里面设置一台升降机。

    舰岛和5米长的烟囱采取紧窄型设计。并在一起距离舰尾65米,紧靠甲板边沿,为前面留出了25米长的空间,下设一台升降机。

    在拦阻索到舰岛中间留有一条0米宽的走廊,给从后升降机升上甲板的舰载机往前上跑道留出通道。

    起飞跑道在离舰首95米和5米各设一个起飞点,串在一条线上。这样的设计可以在前面放架强五舰载型(含跑道上2架),后面升降机带走廓还可以停架。

    如果不考虑降落,把可能和降落甲板冲突的5米跑道也用上,就可以一次起飞两架飞机。这个作战效率相对也算是比较高了。

    舰岛设计为一个航海舰桥,一个甲板指挥舰桥。一层海图室,两层机房。指挥中心放到了主甲板以下。

    顶上为一台空中管制雷达,一个导航雷达,一个低空搜索雷达,一组57米波远距离搜索雷达,外加六组69式双管0mm对空舰炮(ak20仿制型)。

    从设计之初,杨卫平就把这艘轻型航母定位为训练航母平台,因此没怎么考虑全舰的自卫能力。

    前前后后参观了一圈。杨卫平发现老瓦号的上层建筑基本上接近收尾阶段,于是心中一动,让汪海洋带路乘升降机下达甲板下层的机库。

    机库高5米。宽25米,长205米,按设计,可以停放0架折翼后翼长宽度55米的强五舰载型。

    机库下面,是三层内高三米,隔断成不同功能和用途的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