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28章 新官上任第一把火!(求月票、推荐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228章 新官上任第一把火!(求月票、推荐票) (第2/3页)

七天六晚,我设计出了一款加工精度075微米的升降台龙门数控铣床。以及两款加工精度微米的双坐标数控车床。

    从国外进口的一批精密零配件,还有三天就到津沽港。这批零配件到了后。我估计将有较长一段时间得呆在生产第一线组织骨干力量进行突击!

    因此,我想拜托政策规划司沈春年同志、体制改革司王继业同志、综合计划司陈必达同志、经济协调司谢荣光同志,请你们四位司长组织成立一个精密集团成立小组,由我本人出任组长,邹华同志、聂自力同志担任副组长,马上着手对我国现有机床行业进行一次彻底系统的全面调查。

    尽管我国早在959年就研制出了第一台数控铣床,但这十九年以来。我国在精密机床制造的技术水平,目前仅仅还停留在国外第二代中期数控机床水准。

    虽然我们的数控机床也采用小、中规模集成电路硬件控制程序,但距离国外第三代成熟的小、中规模集成电路硬件数控系统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较之国外第四代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小型通用计算机数控系统,第五代采用微型计算机控制的数控系统,其差距就更为悬殊了。

    如果我们不能在精密加工技术方面寻求突破,我们制造出来的任何产品,其质量都没法跟欧美发达国家的产品一较长短。因此,全面发展提高我国的精密数控机床技术,刻不容缓!”

    生了一头花白头发的政策规划司司长沈春年,微皱着两道花白的老眉,举起右手,请求发言。

    经杨卫平点头为意后,沈春年正色说道:“杨主任,我国的机床制造厂,大多属于一机部、二机部等大部委领导,有些单位更是下放给了地方上的机械工业局管理。

    发展我国的精密机床制造能力,我相信没有人谁会反对。但是,这其中牵涉到国务院部委以及地方政府方方面面的利益,如果不是由中央直接发文,而是由我们国防科工委下文,我估计困难和阻力会相当大!”

    “春年同志的担心不无道理,杨主任。”经济协调司司长谢荣光,举手接话说道:“成立新的精密集团,我想肯定要从全国各地的机床制造厂抽调他们最好的技术力量,这势必在某种程度让使得这些单位的技术实力减弱下降,甚至有可能影响他们现有的计划内的生产任务……”

    “计划经济的好处,就是全国一盘棋!地方必须无条件服从中央!”杨卫平表情严肃地出声打断了谢荣光的话,宏声说道:“我同意谢司长的观点。

    但是,长痛不如短痛!抽调全国的技术骨干,确实会影响到一些单位的整体技术实力,但只要大家顾全大局,咬牙挺住这种短暂的阵痛,就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他们目前所面临的技术瓶颈,从而实现整体产业链的技术升级!

    政策上的问题,请大家无需担心。我会直呈一号首长,由中央军委、国务院、国防科工委联名下文,不论是部委,还是地方,或者是个人,都必须无条件执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