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82章 杨卫平的条件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182章 杨卫平的条件 (第3/3页)

,绝不能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重演!否则,我们都将成为历史的罪人,永远被钉死在历史的耻辱柱上,遭后世子孙唾骂!

    我的爷爷,为新华夏的建立,流血了最后一滴血,我的父母,为祖国的国防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我身上流淌着军人和国防科研工作者的血液,我的爷爷,我的父母,他们在天之灵无时无刻不在默默地着我。

    为华夏的崛起而奋斗,对我而言,这绝不是一句口号!我必须用实际行动去身体力行。这是我的责任,更是历史赋予我们这一代人的光荣使命!为了这个目标,我会不惜一切代价,不择一切手段,哪怕将来有人骂我是屠夫、刽子手,我也无怨无悔。”

    郑志国、刘鑫良、钱老,无不被杨卫平这席话说得热血沸腾,眼放精光,激动不已。

    “说得好,说得好啊!平平,你不愧是老杨家的种!”钱老兴奋莫名地紧紧握着杨卫平的双手,老眼中有泪光闪动,连连点头说道:“你尽管放手去干,我这把老骨头,任何时候都是你最坚强的后盾!”

    “杨卫平同志,你的努力,你的心意,祖国不会忘记你,党和人民不会忘记你!”刘鑫良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朝杨卫平敬了个标准的华夏人民解放军军礼,由衷地说道:“请接受一名老兵的致敬!”

    “太好了!太好了!太好了!我们的国家,终于有希望了!”郑志国眼含热泪地喃喃自语着,他现在明白了杨卫平为什么会提出那样的条件,这个年轻的科学家,是在用他一己之力,为华夏的国防事业撑起了一道通向当今世界最先进科学技术殿堂的桥梁!

    “卫平,关于你想在三亚投资兴建大学城的事,你钱伯伯真是惭愧得很,这事我没能帮得上你。”钱老满脸愧色地叹然说道:“有些老领导对私人办大学,都不支持。”

    “钱伯伯,这事不能怪您老,只能怪我对国内的情况想得过于乐观了。”杨卫平摇头说道:“是我有点操之过急。没关系,在国内没法办,我可以在香港办。而且我已经取得了港英政。府的支持,香港背靠华夏大陆,等我将这座大学城建设好,将来照样能为华夏培养并输送一批批可造之才。”

    “大学城项目虽然没有批下来,但是,你编写的那套《杨氏新编数理化通用自学丛书》,已经在全国新华书店上架销售。”钱老稍显有点欣慰地说道:“这套自学丛书,在国内各大城市已经卖疯了,我听说已经连续再印了三批,还是供不应求。

    你邓爷爷说了,这是你的心血著作,国家和教育部门不能光占便宜不吃亏。中。央经过研究,决定按百分之十二的版税,作为稿费发给你。不论将来再版多少次,也都按这个标准付你稿费。”

    “呵呵,钱伯伯,您应该知道,我不缺钱。”杨卫平淡然笑道:“这样吧,请您转告中。央。领。导,用我的稿费,作为专门的奖学金,成立一个‘希望教育基金’,给那些品学兼优,但家庭困难的好学生,提供一点补助支持。”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