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章 自学丛书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二章 自学丛书 (第3/3页)

苏红梅的反应提醒了他,现在跟人说明年会恢复高考,估摸着知青点的人没一个会相信。

    哪怕是对他非常了解熟悉的何国栋和周援朝,也难以说服他俩相信。

    杨卫平可以打着京城的幌子来唬弄苏红梅,可何国栋和周援朝跟他都是同一个大院里长大的,这种话对他俩而言根本起不了任何作用。

    最主要的是,从小到大,杨卫平在何国栋和周援朝面前,从来都只有听的份,压根就轮不到他为这二位大哥拿主意。

    杨卫平心里很清楚,何国栋和周援朝都属于那种能力强,又特别精明的精英型人物。重生前,他的这二位老大哥,何国栋官居一品,位列朝堂大员,周援朝官拜大将军,荣任华夏南方战区司令员。如果没有特别有力的说辞,很难让他俩听信他编出来的善意谎言。

    重生这种无法用科学来解释的玄异事情,杨卫平当然不可能跟任何人讲,哪怕是他最信任的人。

    如果连何国栋和周援朝都没法说服,又谈何让别人相信。杨卫平越想越纠结。这么来,内部消息还是不要随便乱说乱传的为妙,说不定还有可能给他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为今之计,只能走一步一步了,希望能在编写高考复习教材的过程中,能引起何国栋和周援朝的关注和重视。

    想到高考复习教材,杨卫平心情顿时变得舒畅起来。因为他已经打定主意,第一桶金就得靠这套复习教材来实现。

    十年动乱,基本上让所有华夏青年学子都中断了学业,就算有幸呆在学校时继续上课的,所学的课本加起来也只有三本:《毛选》、《工基》、《农基》。

    等明年十月,中央向全国宣布恢复高考制度,手头复习资料,将成为全国所有想上大学的年轻人共同面临的大难题。

    作为十年动乱后第一批成功考上大学的时代骄子,杨卫平对于上一世发生的全国疯抢《数理化自学丛书》这件事可谓是记忆尤新。

    从97年到92年,那套由沪海科技出版社编写发行的《数理化自学丛书》,前后卖了45万套,总计发行795万册。这个数字,是华夏出版史上的一个奇迹。

    当时每册定价为06元,795万册,按百分十的版税,就是450950元人民币。

    四百五十多万人民币,以当时的物价,换算成202年的价值,最起码也值四个亿!

    如果加以后世的商业炒作手法,这套丛书的发行数量按保守估计也能翻一番!

    在这个“不见面的老师”引领下,知青们一步步由浅入深地迈进了知识的殿堂,也由此而引发了一场全社会读书热潮。

    杨卫平当年之所以能第一批考上大学,就因为他的箱子里有一套96年出版发行的《数理化自学丛书》。

    这套丛书,是杨卫平已经过逝的父母,在他十岁那年送给他的生日礼物。作为对父母的纪念,杨卫平一直都将这套丛书保管得非常好,重生前这套书还在他家里的书柜里珍藏着。

    7年出版的《数理化自学丛书》,是在6年版的基础上加以完善编写而成的,以杨卫平现在的眼光来,这两个版本都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他现在需要做的,就是以他手里的那套6年版的《数理化自学丛书》为模版,利用他超前这个时代几十年的丰富理论知识,重新编写一套适合所有大学以下青年学生当自学教材的《新数理化自学丛书》!

    杨卫平有绝对的自信,等他编写的这套新《数理化自学丛书》成功面世,完全可以作为将来初中、高中学生的数理化教材来使用。

    华夏未来的发动机工业,光凭他杨卫平一个人是断然不行的。他需要借助这套教材,为华夏培养出百万,千万,甚至亿万的理科人才,共同为祖国的强大作贡献。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