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躬身自省 (第2/3页)
一一扫视而过,扬了扬手中的一道由李修远自己本人总结的折子,毫不客气的说道。
“洪武三十一年是一个重要转折的一年,太祖高皇帝于五月得天恩召”联以弱冠之年承继帝位,幸得诸卿齐心协力相助于联,不仅未使百事磋跑,反而更上一层楼,联心甚慰,若太祖高皇帝在天之灵有之,其心足慰。”李修远毫不掩饰的流露出自己对这些朝廷重臣的感谢之意,拿起龙案上一份标记有“户部洪武三十一年总账册,的账本,向众人示意了一下,接着说道。“洪武三十一年,天下本色田赋税粮收毒强毖万石,布呕锄匹,丝王涨引匹,棉花汹做斤,折合米为三千两百余万石,军屯租为米八百五十万石,共计折米三千九百五十万石,折算白银为一千零七余万两按洪武三十年的算法,米粮钞皆折钱二百五十文计算,比之洪武三十年新增八十万两。户部太仓年总收入两百余万两。太仓指的是单纯的国库收入,按全国税收的五分之一择取,其余的税收则分摊到全国各地去了,不经中央朝廷管制。”
当皇帝念完这一连串数据时小在场官员的脸上都情不自禁的露出了几分讶异和欣喜之色,讶异的是谁也没想到今年太祖驾崩,新皇即位,不仅没有使国家走下坡路,反而还有明显增长,实是大出意料之外。此外他们之所以会这般难掩心中喜色,盖因这个新增的八十万两,无疑代表了他们这一年来所取得的显肖帆”中的成就感和自豪感自然就噌噌的直往上涨
只是他们还来不及享受这份成就感和自豪感时,皇帝接下来的一句话却如同一盆冷水般浇灭了他们心中的喜悦。
“才新增八十万两,太少了李修远看着总账上记载的账目,大为感慨道。
以上这个数据对于相对于洪武三十一年以前算是略有所增长,但相较于历史上的永乐鼎盛时期,却相差极远,整整差了一千万两左右。其中田赋收入比永乐多百分之十六,但历史上永乐时期的军屯租米却比目前大明整整多出了旧隙功石,仅占永乐时的四分之一。这个数据上的巨大差距让李修远感觉到了自己现在要做的还远远不足。
虽然在他成为皇帝后,就一直在贯彻新的技术和方法,甚至将《天工开物》一书刊印全国,使大明百姓尽可能的掌握一些比较科学合理的技术,还大力兴修水利交通,在军屯地区建立卓惩制度用以刺激军民劳作的积极性,尽量为社会民生的展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但这一系列举措下来,却只为国家增收了八十万两白银而已,可说与他的期望相差甚远,让李修远的信心和动力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打击。
不过与此同时,李修远也开始意识到,一个国家并非有了先进技术就一定能迅展起来的,起码需要一个缓冲过渡的适应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