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阿拉伯数字和珠算 (第2/3页)
十“刃中的“百鸡问题”不定方程问题等等都比较著缉古算经》中的三次方程解法,特别是其中所讲述的用几何方法列三次方程的方法等。《缀术》是南北朝时期著名数学家祖冲之的著作。很可惜,这部书在唐宋之际公元十世纪前后失传了。宋人刊刻《算经十书》的时候就用当时找到的另一部算书《数术记遗》来充数。祖冲之的著名工作关于圆周率的计算精确到第六位小数,记载在《隋书,律历志》中。《算经十书》中用过的数学名词,如分子、分母、开平方、开立方、正、负、方程等等,都一直沿用到今天,有的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了。中国古代数学,经过从汉到唐一千多年间的展,已经形成了更加完备的体系。在这基础上,到了宋元时期公元十世纪到十四世纪又有了新的展。宋元数学,从它的展度之快、数学著作出现之多和取得成就之高来看,都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数学史上最光辉的一页。特别是公元十三世纪下半叶,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出现了秦九韶口,茁,、李冶。吸,加、杨辉、朱世杰四位著名的数学家。所谓宋元算书就指的是一直流传到现在的这四大家的数学著作,包括:秦九韶著的《数书九章》;李冶的《测圆海镜》和《益古演段》;杨辉的《详解九章算法》、《日用算法》、《杨辉算法》;朱世杰的《算学启蒙》和《四元玉鉴》。《数书九章》主要讲述了两项重要成就:高次方程数值解法和一次同余式解法。书中有的问题要求解十次方程,有的问题答案竟有一百八十条之多。
《测圆海镜》和《益古演段》讲述了宋元数学的另一项成就:天元术用代数方法列方程;也还讲述了直角三角形和内接圆所造成的各线段间的关系,这是中国古代数学中别具一格的几何学。杨辉的著作讲述了宋元数学的另一个重要侧面:实用数学和各种简捷算法。这是应当时社会经济展而兴起的一个新的方向,并且为珠算盘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朱世杰的《算学启蒙》不愧是当时的一部启蒙教科书,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直到当时数学比较高深的内容。《四元玉鉴》记载了宋元数学的另两项成就:四元术求解高次方程组问题和高阶等差级数、高次招差法。宋元算书中的这些成就,和西方同类成果相比:高次方程数值解法比霍纳端,颇方法早出五百多年,四元术要比贝佐口刃,粥早出四百多年,高次招差法比牛顿旧好,功等人早出近四百年。宋元算书中所记载的辉煌成就再次证明:直到明代中叶之前,中国科学技术的许多方面,是处在遥遥领先地位的。甚至而言,在明中叶以前的中国古代数学已达到了后世先进数学的一定水平。宋元以后,明清时期也有很多算书。例如明代就有著名的算书《算法统宗》。这是一部风行一时的讲珠算盘的书。使珠算盘开始真正在整个大明王朝正式开始流行起来。
然而,令人不得不抚腕叹息的是,中国古代数学在历史上所取得的这些非凡成就却在明中叶以后开始没落。盖因当时的文人已经深受被君主为了巩固自身**统治而“异化,后占据正统思想的程朱理学的毒害,使他们的思想被严重禁锢,大部分人都不再为了科学的展而潜心研究,而是直接搬抄先贤的遗作,遇到不知该如何运用和解释的内容时。就直接删略,以致于代表着汉唐鼎盛数学成就的《算经十书》和宋元算书开始出现了历史的断层,并从此损废。
单以赫赫有名的《九章算术》而言,大约到了明王朝建立后百年左右,就已经很难见到。宋元算书的下场也好不到哪去,只有杨辉所著的实用算书被流传了下来,其它的基本上要么是消失,要么被世人遗忘。
数学对于历史的展意义和作用是母庸置疑的,无论是天文学、气象学、机械工程学、军事学、测绘学、财政、医药学、水利学等等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而作为数学的一个根本一数字,对于数学的展又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阿拉伯数字传到中国以前小中国古代数学始终使用汉字来表示,显然是极为繁杂不堪的,无论是算术的计算效率上还是推广普及上都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李修远本来还没准备推广阿拉伯数字,但随着年末将近,全国十三省包括京城大小九卿十八大衙门的年终汇报奏本开始全部汇集到了皇帝的东暖阁里。
本来李修远并未将这些奏本放在眼里,但在这次批阅奏本时看着那些奏本上代表着一连串数值含意却用密密麻麻的方块文字来表示时,只觉眼花缭乱,头晕脑胀,差点。州,以看着东暖阁甲还剩下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