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十九章 蠢蠢欲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九十九章 蠢蠢欲动 (第2/3页)

卑职以为以静制动方为上上之策。

    毕竟京城不比北平。天子脚下到处都是皇帝眼线,旦有什么风吹草动,皆逃不过皇帝耳目,稍有不慎。恐怕招致杀身之祸郑三宝对朱高炽的想法并不赞同,因而摇着头说出了自己心里的想法。所谓强龙尚且不压地头蛇,朱高炽最多只能算是一只小蛇,皇帝才是真正的龙,凭朱高炽这只北平的地头蛇也想在京师这真龙的地盘里头兴风作浪,无异于痴人说梦自寻死路。

    但郑三宝明白朱高炽心中的忧虑。就像朱高炽先前所说的,现在皇帝把他和朱高煦困在京城,不管燕王是否起事,他和朱高煦两人基本都是皇帝砧板上任人宰割毫无反抗之力的鱼肉。他朱高炽又不是活得不耐烦了嫌命长。怎会甘心自己陷入如此困境。困兽尚且要挣扎一番,何况自认为并不愚笨的朱高炽。

    “听说高煦最近一直和京师里的高官富豪子弟厮混在一起?”朱高炽对郑三宝的建议不具一词,端起酒杯喝了一口,抬眼瞄了瞄郑三宝。状似随意的询问道。“小是的。不过这几具安静了不少。”郑三宝感觉到朱高炽的目光,神色略微犹豫了一下。才接着道,“是徐都督的意思。”郑三宝口中的徐都督正是徐增寿。

    “呵,三舅倒是和他高煦臭味相投。”朱高炽闻言,低声笑了笑,语气似有些不屑,沉默了一会儿才又问道,“大舅父如何?”

    说起来也挺有意思,朱高炽喜读书,与素来儒雅的魏国公徐辉祖比较有共同语言,朱高煦性格暴躁八川。与徐增寿的感情比较好。两对舅甥兄弟恰好形成一入一武两个彼此看不顺眼的阵营。而郑三宝则成了两个阵营间沟通交汇的桥梁。

    “魏国公如今基本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连早朝都甚少去了。中山王府的警戒也突然严了许多。卑职一时间尚不知其中缘由为何

    “无妨。舅父素来行事小心谨慎,与母妃感情甚佳,对我也很好,当不会对我等外甥不利。况且他尚不知父王即将起兵一事,想来应该只是担心高煦这厮在京城里胡作非为罢了朱高炽不以为意的摆摆手。否定了郑三宝的猜测之词,然后一边思考着一边说道,“如今我被困在孝陵,无法在京城里走动,你劳累一些,盯紧高煦,不要让他搞出什么事情来。另外再暗中拜访一下父王的几个好友,顺便收集一些贪财好色不法官员的资料,不论官职大只要觉得可用,都可先面,让皇叔帮忙想办法将我弄到宣府去

    “谷王?。坐在东暖阁中的李修远听到余月滢提到谷王之名,不由愣了愣,别看谷王现在年纪才二十。还没自己和朱高炽大,但野心却着实不就藩宣府后就极力贯彻朱元璋提出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治国方略,一边兴建谷王府皇城,一边搞戍边建设。

    目前虽然没有反意,却是个有才智且城府阴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