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十七章 新《武备志》和《火器图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九十七章 新《武备志》和《火器图说》 (第3/3页)

射和射程。

    李修远要改进的远远不只这些,他打算把明朝军队的火枪直接使用十七世格由法国人明的具有防风防雨性能的疑枪。

    这种疑枪一旦出现,将标志着纯机械式点火时代技术的结束。它的基本结构如同打火枪,即利用击锤上的爆石撞击产生火花,引燃火药。比火绳枪的射快、重量轻、射程远。

    同时李修远还打算借鉴瑞典人在历史上曾使用的把弹丸和射药装在同一个纸筒内,装填时将纸筒撕破咬破,把射药和弹丸一块装入枪膛中去,既简化装填过程,又保证射药的定量装填。这是一种新型的定装枪弹。

    这种枪弹的改革能够大大缩减填装弹药的时间,却还不能解决射程等其他问题。因此李修远又在《火器图说》中设计了将枪管直线形膛线改成螺旋形,射时火药气体使铅丸膨胀而嵌入膛线以生旋转,射的弹头出膛后高旋转前进,借此增加子弹的稳定性,提高射击精度,增大射程,预计最远射程能到达劲米之多!

    一旦李修远的构想得以实现,就意味着大明的火器制造技术将瞬间提前三百年。虽然大明眼下的科技水平还不算太高,但有李修远这咋,冒牌火器专家进行指导,相信堤枪的创制问世只是一个时间长短的问题,而且在研制烦枪的同时,亦可制造“来复枪”

    为了避免因为火药子弹威力太大而造成炸膛的危险,李修远决心改进目前大明的枪身炮身的铸炼方法,改为没有铸缝的模铸法。

    但模铸法尚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各种各样存在的问题,要想真正鼻决这些问题,还得改进钢铁的铸炼技术,否则即便枪炮的技术再先进,也无法承受子弹安射时瞬间所爆产生的热能和动能。

    若非现在大明的钢铁铸炼技术太过落后,李修远甚至打算直接将后世的左轮手枪搬到大明来。到时候看看全世界还有哪个国家敢跟明朝叫板。因此李修远在提出鸟统的改革技术时,亦重点提出了要改进钢铁的铸炼技术。

    目前大明的社会经济展还处于一个比较落后的阶段,农业经济尚在起步,更别说是工业经济了,而工业经济的展又直接约束了科技水平的展,科技水平又对农业经济的展具有极重要的影响,三者之间,犹如五行的金木水火土般彼此相克相生。

    且目前大明的钢铁产量相当低,很难满足李修远打算将火器大量装备到全**队中去的要求。是否要研制出蒸汽机,进行全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成了李修远一直纠结的问题。

    随着思考的越来越深入,李修远现的问题如的后春笋般一个接一个的不断的冒出来,好像永远没有尽头似得。

    但不管怎么说,《武备志》和《火器图说》既然已经正式问世要想实现富国强兵的思想,军事上的改革就势在必行,不管最后能达到何种程度,总归是开辟了人类历史的一个新纪元,对大明及全世界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起码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大明占据的世界霸主地个基本上无人可以撼动。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