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朱棣两子奉父命进京奔丧(一) (第2/3页)
当大;论私,徐辉祖为燕王朱棣的大舅子,是朱允炆的长辈。现在不是朝堂之上,按照朱元璋的规定,李修远本应行家人礼才对。
“谢陛下。”徐辉祖恭声谢了恩,才从地上爬起。
待徐辉祖起身后,李修远细细打量了一下,顿时心生惭愧。这徐辉祖年方三十,长八尺五寸(相当于后世身高2.83米),长得面如冠玉,英姿非凡,可谓英俊潇洒风度翩翩。
他跪在地上时,李修远尚无多大感觉,待他站起,李修远就立即相形见拙,无论是相貌还是身高,二人相差甚远。
好好的长这么高这么帅干什么。李修远心中很是郁闷,一时有些失神。不管是谁,看到比自己长的又高又帅的人,心里不郁闷才怪。而且自己还是至高无上的皇帝,徐辉祖一个臣子在外形上就压了自己一头,不免让李修远觉得有点怪怪的。
“咳咳。多日不见,国公风采更甚往昔了啊。坐吧。”李修远轻咳两声,神色自然的转身回到龙椅上,示意徐辉祖坐下。
“陛下盛誉。微臣实不敢受之。”徐辉祖谢恩落座,听到皇帝的赞誉,连忙不着痕迹的谦虚道。
“你也不必自谦,朕识人的目光还是不差的。说句心里话,朕都有些自愧不如啊。”见徐辉祖神色自若,毫无其余臣子那般胆怯,李修远心中不由又高看了他一眼。
“微臣惭愧。陛下怀瑾握瑜明德惟馨,雄韬伟略更是冠古绝今,实乃万民效仿之人主。微臣萤火之光,怎敢与陛下日月之辉相较。”徐辉祖起身躬躯,高声赞道。
“朕脸皮厚些,就受了你这奉承之词吧。呵呵。”徐辉祖谈吐不凡,不负才气过人之名,一身气度更是远非常人可比,果然不愧是名将之后。李修远心中暗自赞叹,脸上微微一笑,坦然接受了徐辉祖的赞誉。
“陛下此言差矣。”李修远虽然自称厚着脸皮受了这些赞誉,徐辉祖却是神色一正,一本正经的说道,“陛下厚德载物,垂拱九州,恩泽万民,补天浴日。功标青史,当为盖世之明君。微臣所言,字字真诚,出自肺腑,怎能说是奉承之词呢。”
“你啊你,还真是拿你没办法。”李修远没想到徐辉祖居然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随手拈来这么多赞誉之词,不由大为错愕,愣了愣,才失声笑道,尔后神色一敛,表情严肃道。“罢了,朕也不与你争辩。今日召你前来,实是有事与你相商。”
“为陛下分忧,份属臣子本份。”徐辉祖也脸色凝重的说道。
“你可知你那外孙已经进京了么?”李修远眼神瞄了一眼站在一旁的昌盛,昌盛见状,知道皇帝与国公有大事相商,便立即会意,乖巧的退出了东暖阁。
“陛下恕罪,微臣尚未接到消息。”徐辉祖神情讶异的看了皇帝一眼,知道皇帝所言非虚,顿时眉头一皱,低声告罪道。
徐辉祖本就聪明过人,一听皇帝问起自己外孙进京之事,立刻就知这其中定有猫腻。皇帝虽然未曾找过他说过削藩的事,但他早在皇帝尚未登基之时,就已知道诸王拥兵自重,必为皇帝所顾忌。朱棣此时派儿子进京,可谓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徐辉祖知道此事可大可小,万不能有丝毫差错,眼角余光小心翼翼的观察着皇帝的脸色变化,却见皇帝面色如常,无从猜度其内心所想,心知此次当真是失态严重矣。而且自己的妹妹偏生又是那燕王朱棣的王妃,若燕王真有谋逆造反之心,自己可就难脱干系了。不过还好,自己方才已向皇帝说明自己并不知道自己外孙进京的事。
“微臣斗胆一问,我那外孙不知是高炽还是高煦?”徐辉祖沉思片刻,心念急转,小心谨慎的询问道。
“皆是。”李修远缓缓的说道。
“啊。”徐辉祖心神一震,失声惊呼一声,没想到这朱棣真是舍得下本钱,居然连自己的两个儿子都愿意同时一起派到京师来,“莫非他们二人是为了奔丧而来?”徐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