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十六章 第一次被打击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六十六章 第一次被打击了 (第2/3页)

要想研究出三系杂交水稻,就必须做到三系配套,将这三种水稻结合,不育系为生产大量的杂交种子提供了可能性,借助保持系来繁殖不育系,用恢复系给不育系授粉来生产雄性恢复且有优势的杂交稻。简单的说,三系法杂交稻的生产程序就是:不育系*保持系→不育系*恢复系→杂交稻种子。

    生产程序是明白了,但有一个关键性要素李修远暂时没法解决:他需要母本,也就是一株花粉败育的雄性不育野生稻。而这母本却是可遇不可求的,其概率大约为十万甚至百万分之一。

    李修远虽然是皇帝,且大明王朝的所有人都是他的臣子,但奈何放眼天下,却无一人能够帮助他,因为没人知道何为花粉,何为败育,更不会有人明白啥是遗传基因。

    杂交水稻的研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李修远再厉害,终究也只是一个人,孤家寡人,势单力薄,而且他还要管理整个国家,根本不可能抽出太多精力花在这上面。

    “看来自己得尽快设立一个农学院,大力培养各方面的精英才行。”李修远懊恼的拍拍后脑勺,怅然叹了口气,自言自语道。

    这是他来明朝之后遭遇到的第一次沉重打击,昂扬斗志的自信被严重打击,心情之沮丧可想而知。但不管现在遇到的问题有多困难,李修远都不可能会轻易放弃,也放弃不了。

    当前明朝的水稻有几大特点:高杆、易倒、空穗多、亩产低、抗灾害病害能力差,与后世的杂交水稻相比,几乎可说是一个地下一个天上。

    每到收稻之时,百姓的水稻田只要被洪水一浸,被暴风雨一侵袭,立马就扑腾扑腾的全部一摞一摞的倒成一片,不仅百姓们收割不便,而且严重影响水稻质量和产量。

    粮食问题只要一天不解决,全国就得有无数百姓饿肚子,还谈何国富民强?

    于天下臣民之中普及《天工开物》等一些科普读物,另外还要找一批不歧视奇淫技巧等杂学的有识之士进行传授教学,让他们掌握更先进的知识技术,使之成为帮助自己改变民生国计的中坚力量。这就是李修远目前遭遇挫折后产生的想法,毕竟不能指望仅靠普及科普读物就能培养出精英来。

    人才啊人才。李修远此刻再度感觉到了人才的匮乏,也终于明白求贤若渴究竟是什么滋味。

    “陛下,晚膳已备好了。”昌盛站在偏殿之外,听到偏殿中李修远低弱的叹气声,感觉出皇帝的心情很糟糕,犹豫了一下,轻声叫道。

    自从这个偏殿被皇帝选中之后,便有锦衣卫重兵把守,没有皇帝旨意,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