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远航美洲之初步构想 (第2/3页)
晚了,大约在十六世纪末才传到中国的。
以上三者传入中国的时间相隔不久,且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其原产地都属于美洲,皆由‘哥伦布’航海至美洲后带回欧洲,后再经西班牙传播到世界各地。
在历史上,玉米、蕃薯和马铃薯这三个无论是在十六世纪的明朝还是在二十一世纪,都是占据全国乃至全世界人民食物高份额的农作物,尤其是玉米,更是后世全世界总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这三种农作物适应性强、产量高、又不需要多么肥沃的土地,能够生长在很恶劣的环境中,为解决人类的温饱问题做出了巨大贡献,更是被中国老百姓称为赖以活命的“救命粮”。
李修远现在所处的年代是1398年,距离哥伦布(约1451~15o6)出海远航(1492年8月3日)现美洲大陆还有整整94年时间,距离郑和下西洋还有7年。如果要等到将近一百年后的哥伦布去美洲并将玉米、蕃薯和马铃薯等农作物带回来,再等西班牙人把它们传播到世界各地,那时候李修远估计早就已经身葬皇帝孝陵化为黄土烂泥了。
李修远哪有那闲时间去等上一百年,后世毛太祖有一句话说的太对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自食其力方是正道。与其靠哥伦布,还不如靠自己。
而且美洲那边有大量黄金白银及其他矿金属等,如果自己能把它们带回明朝,无疑对明朝整个国家的展带来新的契机。于是李修远就产生了派人出征美洲的想法。加上李修远有完整的世界地图,还有比当前明朝更加先进的航海技术与航海设备,完全可以减少历史上哥伦布现美洲过程中所遭遇的种种曲折,大幅度减少航海时间。
不过现在郑和(现在还叫做马三宝)自打1385年被朱棣看重并收留到燕王府后至今依然留在燕王府里。李修远在权衡再三之后,已于三天前就命人带着自己的旨意前往北平,宣召马三宝进宫面圣。
不是说李修远非得要郑和才能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