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十四章 成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五十四章 成了 (第2/3页)

何尝不是大家的想法,这些日子以来在场众人虽然都感觉到了皇帝带给他们一个又一个的惊奇和震惊,但这一次,皇帝带给他们的震惊无疑太大了,大的让他们一时之间实在难以接受。

    古往今来,每一个皇帝都自诩为天子,乃承天受命。但是,纵观历史,却从来没有一个皇帝能如同当今天子这般拥有神奇的未卜先知的预测能力,哪怕是新皇的学识,也鲜少有人可以相比拟。

    雄才伟略的太祖高皇帝朱元璋,一直为满朝文武百官们所敬畏,但也仅仅只是敬畏而已,甚至而言,畏要甚于敬许多。

    可是新皇给他们的感觉呢?他们说不出来,也说不清楚,更不知道该从哪里说起。

    他们犹自记得在太祖高皇帝驾崩之后新皇匆匆即位时那忐忑怯懦的模样,连当时朝廷的所有政事,新皇也要事无巨细的一一询问一下自己这一群文臣们的意见。

    在新皇即位的将近一个月时间里,所有人对新皇的印象就是:孝顺、正直、聪慧;但却也怯懦、柔弱、做事犹豫不决、更无执政经验,就好像是刚刚学会走路的婴孩般,虽然能走路了,却跌跌撞撞的总是站不稳。

    可是,几乎就是在一夜之间,皇帝忽然来了个翻天覆地的大变脸,完全颠覆了之前所有人对他的印象:行事变得沉稳果断,学识通今博古,心机更是高深莫测,他人根本难以揣测其心中所思所想,帝王之威可谓一日盛一日。满朝文武面对皇帝时,均能清晰的感觉到一种莫名的压力,好似皇帝的一个眼神便可轻易的看透他们的心中的任何想法。

    “方大人。”礼部尚书陈迪一眼瞥见翰林院侍讲方孝孺正从外五龙桥边走过来,连忙叫了一声。

    “诸位大人可好?怎都聚集在此处了?”方孝孺听到叫声,抬头一看,见六部尚书全部都在,不由有些讶异的望着他们,不过讶异之色转瞬就逝,转而笑呵呵的向众人抱拳问好。

    “方大人这不是明知故问么。”陈迪也笑了一声,拍着方孝孺的肩膀,故作不满的反问道。

    “是啊,方某已经知晓。想必此刻早已传遍京城了吧。”方孝孺点点头,颇为感慨的说道。

    “不知方大人是何想法?”工部尚书严震直也打了一个招呼,一脸笑容的问道,眼中却闪过一道精光。这方孝孺乃是皇帝身边的红人,被倚为左膀右臂,和皇帝的接触机会是最多的,对皇帝的了解肯定也要比其他人更深。因此方孝孺本身品秩虽然不高,但大家对他却是向来礼遇三分。

    “想法?”方孝孺眉头微微皱了皱,扫了在场众人一眼,拂须沉吟片刻,然后双手抱拳在左肩前方,脸色肃然的答道,“皇上承天受命,贵为天子,能未卜先知乃是情理之中的事,我等身为臣子岂能妄加质疑猜测?诸位大人,可千万不能随便猜疑圣上之能啊。”

    方孝孺的语气很委婉,但却又是相当直接的,在场众人都不禁老脸微红神情尴尬。

    “呃,呵呵,那是自然那是自然。皇上乃一代贤明圣君,我等岂敢妄议。方大人严重了啊。”陈迪见状,连忙笑呵呵的开口圆场。

    “是啊,皇上高瞻远瞩远见卓识,堪比太祖高皇帝啊。”方孝孺点点头赞了一句。其实在他心里,他更喜欢当今天子。皇太祖高皇帝虽雄才伟略,却为人猜疑,太过嗜杀;当今天子如今已初显锋芒,日渐成熟,最难得的是还有一颗仁人之心,假以时日,名垂千古是必然的。

    “对,对。”众人忙不迭的附和道。至于大家心里是什么想法,那就只有各人自己知道了。

    “诸位大人,你们忙吧。方某还有要事在身,先告辞了。”方孝孺朝众人拱拱手,便迈步向洪武门方向走去。

    看着方孝孺挺直的背影,众人都不禁有些无语,或皱着眉头,或拂须,或低头看着地面,不约而同的保持了沉默。

    方孝孺说话向来直言不讳,有什么说什么,有时候很让人吃不消。但皇帝偏偏就吃这一套,谁也没办法。是以在场众人中都没一人敢跟方孝孺交心,生怕哪一天一不小心就让自己丢了官吃牢房。

    其实相对于文官们的揣测,武官们心中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