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一道圣旨引发的 (第3/3页)
瑺和方孝孺两人不约而同的相视一眼,彼此眼中均是一副犹豫迟疑之色。
而与此同时,户部、工部的两个尚书和几个侍郎们,以及翰林院与几个六科给事中也同时大为烦恼,其中尤以户、工、兵三科的三位都给事中的烦恼忧虑更甚。
因为六科给事中虽然品衔不高,却有着独一无二的封驳皇帝圣旨的莫大权利。也就是说只要是他们不同意的圣旨,都可以直接还给皇帝,不让旨意执行下去。
可是今天的圣旨不同于往常,虽然很多官员平常都不怎么把百姓的生死放在眼里,但也不代表着他们敢拿百姓的生命来赌自己的仕途前程。
“要不我等还是前去询问圣上一番再做决定吧。”户科都给事中龚泰一手拿着方才被他和几位同僚仔仔细细又认认真真的研究了好几遍的圣旨,看了看站在对面一筹莫展的工科都给事中与兵科都给事中提议道。
“如此也好。”工科都给事中余亮右手挠挠头,略微沉吟一番,眼皮微抬,瞥了眼龚泰,又瞧了瞧兵科都给事中方云海,点点头道。
所有人都以为虽然给事中的品衔不高但权利很大,所以都很羡慕眼馋给事中这个职位,可是压根就没人明白他们在这耀眼光环的背后究竟承受着多么巨大的压力。
皇帝是谁啊?那可是整个大明帝国最高的存在,所有人的生杀大权都掌握在他一个人的手里。别以为皇帝赋予了他们这样牛逼的权利就真的可以嚣张了,放眼天下,又有几人敢吃了豹子胆的把皇帝亲自颁下去的圣旨给封驳回去?要知现在是洪武末年,文官地位仍比武官低,哪怕朱元璋在位期间基本杀的都是武将,但朱元璋自己本身就是靠起兵起家,对武将自然要偏爱许多,不然也不会把堂堂的六部尚书都压在正二品的品秩上。
给事中的工作性质太过特殊,若他们对皇帝颁的旨意全部保持赞同态度,无疑会被都察院的御史们弹劾成‘不作为’,但如果他们反对了皇帝的某道圣旨,也就意味着他们得罪了皇帝,未来日子说不定就不好过了。因此给事中的权利看似很风光,但实则每个给事中每天都是战战兢兢的生活着,生怕某一天自己的脑袋就和脖子分了家。
现在,他们就遇到了一个让他们极为艰难的抉择。
这道圣旨是还是封驳,他们心中实在为难至极。想来想去,也就唯有亲自去问问皇帝之所以下这道旨意的理由。
既然已经商量好了,龚泰三人便拿着圣旨出了衙门,直奔乾清宫方向而去。可是当他们走到承天门时,他们却愕然现一同到达承天门的还有翰林侍讲方孝孺、兵部尚书茹瑺、户部尚书王钝以及工部尚书严震直等人。
众人先是一阵错愕,彼此间微笑着打了一声招呼,而趁着打招呼之时,则彼此都用眼角余光偷偷瞄了瞄其他人手中拿着的圣旨,心中均已了然,不由面面相觑的大眼瞪小眼,然后不约而同的放声大笑。
“今日陛下可折腾的咱们不浅啊。”方孝孺看着相携走进承天门的数人,怅然若失的叹了口气。不知为何,他感觉自己在皇帝眼中的地位似乎每况愈下,几乎都成了可有可无的摆设之人。
在乾清宫东暖阁里正忙不迭抄录明朝著名科学家、被英国汉学家与历史学家李约瑟称为“中国狄德罗”的宋应星所著的被号称为代表华夏科技巨作:《天工开物》。
“陛下,翰林侍讲方孝孺、兵部尚书茹瑺、户部尚书王钝、工部尚书严震直以及工、兵、户三科都给事中龚泰、余亮和方海云求见陛下。”被刚刚任命为常随近侍的太监昌盛小心翼翼的走到龙案前小声说道。
“这么多人?”李修远闻言,神情微微一怔,抬头看了昌盛一眼,下意识的反问道。
ps:御笔码字度不快,又要查资料,所以索性直接四千字一章了,省的分成两章太麻烦,众位书友也看的不爽快。只是御笔在这里还是想腆着脸不知廉耻的向各位书友们讨点票票啥的,给御笔一点信心啊,最近收藏涨的让御笔有点纠结,是以御笔恳求各位能给御笔一点支持和鼓励,让御笔增加一点信心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