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章 削藩之争(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十章 削藩之争(完) (第2/3页)

喜兴奋的神色。

    然而在场的方孝孺和齐、黄二人却仍是一副震惊的模样,看着李修远的目光中充满了不敢置信。

    为啥?

    卓敬与陈迪二人不明白其中缘由,但李修远却是知道在自己说了刚才那番话后,方孝孺三人为何会有这么大的反应。

    因为在先帝朱元璋驾崩之时,按照中国传承千年的传统和礼制,在外就藩的藩王们都应该进京吊唁的,否则便会被奉行‘百善孝为先’思想的华夏子孙所唾弃。

    可是当时的建文帝朱允炆还是皇太孙,尚未登基做皇帝,他最怕的就是这些藩王们齐聚京城,然后以他年纪尚幼、又无任何执政经验为由,要求他让诸王们共同辅佐他管理朝廷。

    从政治地位来讲,朱允炆与他叔叔们是君臣关系;但从血缘关系来说,诸王又都是建文帝的亲叔叔,即使是15叔朱植以下的诸王个个年纪都比建文帝小,但他们都是建文帝的长辈,在心理上和伦理上就占有了很大的优势,这就使得建文朝叔侄君臣关系很难处理,尤其是对建文帝来说,他对别人可以“讲政治”、“讲原则”、“讲大局”,但对于那些藩王叔叔们还得要讲辈份啊。依照朱元璋留下的规矩,上朝时,这些叔叔要给他行君臣礼,可是一旦下了朝,朱允炆就得乖乖的给这些叔叔们行家人礼。

    朱元璋留给皇太孙朱允炆的这个尴尬的政治难题,让朱允炆着实纠结了相当长一段时间,因此太祖驾崩之时,朱允炆最不希望的就是藩王们回到京城,免得他们脱离自己的控制。

    于是在朱元璋死后第六天,皇太孙朱允炆就匆匆即位当上了皇帝。

    当初朱允炆因为不知道藩王们是否会强行回京,可谓焦虑不安,身为建文帝近臣的方孝孺等人对皇帝的心思自然极为清楚。后来建文帝朱允炆为此还特意秘密召见过他们商量对策,以防万一。

    现如今,虽说新皇顺利登基了,但这并不意味着龙椅坐稳了,藩王们的问题一日不解决,皇帝的位子就必然存在着危险。因此,此时依然还是不适宜让藩王们回京的。

    可是曾经一直担心藩王们会回京的皇帝,方才却明明白白的跟他们说要让全部藩王们回京朝覆。这怎能不让方孝孺三人大吃一惊。

    不过吃惊之余,他们也不得不佩服皇帝今日的胆魄,这个决定与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