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重启锦衣卫(三) (第2/3页)
社稷。因此微臣不同意皇上重新启用锦衣卫的决定。”
方孝孺在微一愣神之后,立即现皇帝话里提及了两个关键的字眼‘大臣’,也就在瞬间明白皇帝这是在试探朝廷文武百官的想法。因此脑中稍稍一转就有了比较稳妥的说辞,把皇帝单单针对大臣为目标的试探,利用自己的话语直接全部转嫁到了大明朝所有人的身上。
方孝孺是朝廷大臣,是皇帝的臣子,自然应当为皇帝分忧。但他同时也是封建时代士大夫阶级中的一员,虽然他一向君子坦荡荡,对国家也死心塌地的忠诚,但他的潜意识里难免会不自觉的为士大夫阶级的利益而考虑。
况且当初高祖朱元璋建立锦衣卫之后,其所带来的危害和恶劣影响都是有目共睹的,几乎可以说在锦衣卫无处不在的监视之下。尤其是在当年的胡惟庸和蓝玉案之后,全国无论官员还是百姓都处于一种高度紧张的恐怖氛围当中,每个人都总是小心翼翼的生存着,生怕哪一天一不小心,一个莫须有的罪名就扣到了自己的身上。
这种现象在短期内可能不会出现大问题,但长久以往,必定会带来重大危害。
不得不说,方孝孺还是比较有远见的,虽然没有明确提出锦衣卫在将来会怎么样,但却清楚的提出了它可能所产生的巨大危害。
站在方孝孺的立场上而言,他的忧虑无疑是正确的。但他不是皇帝,更不是李修远,虽然他知道建立锦衣卫的目的是为了巩固皇帝的统治,但不管他再如何聪明,如何正直,他终究只是一个君王治下的臣子而已,他没必要像皇帝那样担心自己皇位不保。
正所谓在其位谋其政。李修远是皇帝,方孝孺是臣子,两个人在思想上的起点高度是截然不同的,对同一件事的看法自然也不同。如果李修远不是皇帝,也不是从未来穿越回来的,他肯定也不同意重新设立锦衣卫。
“方爱卿所言有理啊。”李修远赞赏的点点头,表达了自己对方孝孺观点的赞同。
方孝孺四人听到皇帝这么回答,心里不由长长的松了一口气,总算皇帝还是能听的进自己的谏言。可惜他们还没来得及高兴,李修远的下一句话就让他们彻底傻了眼。
“可是,朕下午已经命人重新启用锦衣卫了,此刻圣旨应该已经下达了吧。要不,朕把圣旨收回来吧。”李修远皱着眉有些无可奈何的说道,脸上一副追悔莫及的表情,“只是朕才登基月余,就这样朝令夕改,会不会被世人认为朕乃出尔反尔之辈,有辱朕之声誉,有辱国体?从此之后,恐怕朕之旨意再无法做到令行禁止了吧。”李修远说着,便两眼无辜的眼巴巴的瞅着目瞪口呆面面相觑的方孝孺四人。
“呃!”方孝孺四人忽然恍然大悟,敢情皇帝找自己等人商量锦衣卫是否要重新启用一事其实只是个变相通气的幌子,皇帝肯定是早就下定决心要重新启用锦衣卫了,否则断然不会先下圣旨,然后再商议。
“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