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四章 未雨绸缪第一弹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十四章 未雨绸缪第一弹 (第2/3页)

无言。

    他能感觉到,那个自己一直看着长大的孩子,一夜之间忽然变得有些陌生了。

    坐在乾清宫正殿的宝座上,李修远右手轻拍着厚重华丽的椅把,一言不的盯着站在一旁神情有些紧张的吴亮。

    “小吴子,你说,朕能相信你吗?”李修远眉头微扬,很随意的问道。

    “陛……陛下,奴婢对您可从来都是忠心不二啊。”吴亮被皇帝这么一问,不由吓了一跳,以为自己哪里又做的不好了,连忙跪在李修远跟前,结巴着回答道。

    “别紧张,朕就只是随便问问。你对朕的忠心,朕怎会不知道呢。起来吧。”李修远微笑着安慰道,“小吴子,整个皇宫里,你是朕身边最贴心的人,朕最信的就是你,所以往后你可千万不能背着朕暗地里做什么坏事啊,明白吗?”

    “奴婢明白,奴婢明白。”听到皇帝的话,吴亮心里悬着的心立刻放了下来,感激涕零的连磕了好几个响头,就差没有赌咒誓了。

    “嗯,明白就好。下去吧。”李修远点点头,从宝座上站起,向东暖阁走去,走到门前时又忽然转头对吴亮说道,“小吴子,朕现在有件重要的事情要你去办。你立即派人前往河州(今甘肃兰州附近〉,命河洲卫吏解缙即刻回京面圣,不得有半点耽搁。记住了吗?”

    “回陛下的话,奴婢记住了。”

    “去吧。”李修远吩咐完,推门走进了东暖阁。

    解缙,根据历史记载,从小就是一名神童,生而秀异,颖敏绝伦,在明史上是个集诗文和书法大成之人。其文雅劲奇古,诗豪放羊瞻,书小楷精绝,行、草皆佳,狂草更是名噪一时。明成祖时名流千古的《永乐大典》就是在他的主持撰修下蔡完成的。如此人物,可谓天才。

    解缙不仅学识渊博,才华横溢,而且为人耿直、刚正不阿、不畏权贵。他屡次上疏,针泛弊政,弹劾奸佞小人,由此导致他一生坎坷,时而得宠,时而失宠,时而升迁,时而贬谪,直至被人迫害致死。

    或许是因为天才的骨子里基本都是才气放逸,桀骜不驯的,又或许是因为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在主持纂修完《永乐大典》后,解缙走到了生命的尽头,被锦衣卫活埋在雪地里死去。

    而历史上的建文帝朱允炆不知出于什么原因,对解缙相当不满。一个多月前,建文帝朱允炆在即位之后,因为听信督察院左都御史袁泰的谗言,便将特意千里迢迢跑到南京吊丧的解缙直接贬职到了河洲当卫吏去了。

    现在真正的朱允炆已经死了,李修远自然不可能会傻不伶仃的放着这么好的人才不用,而且他还要借助解缙的正直个性和能力来辅助他完成彻底肃清朝廷蛀虫的目标。

    踏进东暖阁的一瞬间,李修远感觉到房间里的气氛安静的有些怪异,抬头望去,只见在东暖阁的一扇窗户前,一名美丽的女子,俏生生地站立。眼神那么清澈,好象山林间的一点婉转,云水间的一层静谧。微微扬起的下巴,是那么漂亮,出尘的优雅气质仿佛一枝霜后的梅,勾魂夺魄到了极致,却没有暖意,一片雪的气息,宛如不属于这个空间,与这个夏日炎炎的季节,遥远地分开了很久很久,与这个地方,飘忽地分开很长很长。

    李修远看的有些痴了,不忍心打破这一刻的宁静,双目一眨不眨的直勾勾的盯着余月滢美丽的背影。

    “看够了?”李修远还陶醉在这份难得的宁和的氛围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