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三章 皇帝发飙(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十三章 皇帝发飙(三) (第2/3页)



    “陛下息怒,臣等该死。”李修远话音一落,文武百官们立即磕头齐呼。

    “哦?你们犯了何罪,为何该死,又该怎么死啊?”李修远一副很惊讶的模样,诧异的问道。

    “呃。”李修远突然这么一问,顿时把一干早已做好心理准备等待皇帝处罚的大臣们都愣住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该怎么回答。

    这问题可不好回答。如果把罪说的轻了,有逃避责任的嫌疑;可若说的重了,很可能就是吃不了兜着走。更何况古往今来,哪有大臣自己给自己定罪名的道理。一时间,众人都有些不知所措。

    “微臣练子宁擅自闯宫,恳求陛下降罪责罚。”练子宁见在场众人都保持沉默,咬咬牙

    ,伏身跪在地上,用极其宏亮的声音说道。

    “练子宁。”李修远看着率先开口的练子宁,眉头微皱,口中轻轻重复了一句,关于练子宁的相关资料立即浮现在脑子里,过了片刻,李修远的眉头才渐渐舒展开来,盯着练子宁看了半晌,才终于开口问道,“那你告诉朕,你为何擅自闯宫?”

    “这……”练子宁这回算是傻眼了,虽然早就做好等死的心里准备,但面对皇帝这番摆明了要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步步紧逼的态势,他感觉到了莫大的压力,尤其是皇帝那逼人心魄的如同刀子般的目光一直盯着他,让他毛孔悚然,浑身难受至极。这种感觉,比当初面对先帝朱元璋时还让人心里慌。

    面对皇帝的追问,练子宁有心回答,却不知该怎么回答。难不成让他跟皇帝说,因为你从下旨免朝三日后两天两夜都没露过面,所以朝廷大臣们就产生了三种担心:一是担心皇帝龙体欠安;二是皇帝居然连太后和皇后都不见,不符礼法道德;三,怕皇帝找借口偷懒怠政,不理国事,若时间久了,会养成惰性,同时他们也要确认一下皇帝是不是还真的在宫里。

    当然,在朝廷文武百官见到那个有恃无恐嚣张的不可一世的余月滢后,又加上了一点,识人不淑,用人不当。

    以上理由是够多了,但大家却很为难:能说出口的理由不足以成为擅自闯宫的动机,而能成为动机的却偏偏不适合说出口。除非有哪个不怕死的才敢说出来。

    “你们不是都说自己有罪吗?怎么没人说话了?”李修远语气平淡的说道,脸上一直挂着的微笑也慢慢收了起来。

    文武大臣们的头垂的更低了,个个偷偷注视着皇帝的一举一动和脸上表情的每一分变化,心中千回百转,暗自琢磨。

    “陈瑛,你说。”李修远目光平视远方,久久不言,却忽然从口中蹦出一个名字。

    众人见皇帝突然指名道姓,都不禁吓了一跳,知道皇帝这回是动真格的了,赶忙把脑袋又往下垂了垂,几乎都快贴到胸口上了,就怕皇帝会问到自己。

    在场百人,只有寥寥数人从皇帝这看似微不足道的事情中隐隐嗅到了某些味道。

    “启禀陛下,微臣知罪,罪臣该死。”陈瑛是怎么都没想到皇帝会突然点自己的名,因为无论是按官阶还是按品级,他只是一个都察院的御史而已,再怎么轮,也轮不到他的份。但皇帝莫名其妙的就先第一个点了他的名,这让陈瑛心中惊恐莫名,冷汗直冒,各种不祥的猜测从脑中一一闪过。

    其实李修远也不认识陈瑛,更不知道他长什么样,但李修远还是特意第一个拿他开刀。因为陈瑛在建文帝年间虽然不出名,但在永乐时期却是一个绝不能小觑的权臣。根据李修远脑中的资料记载,陈瑛天性残忍,益务深刻,专以搏击为能。

    陈瑛的个人性格及行事作风是李修远想要拿他开刀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则是因为在正史中,陈瑛叛变了建文帝朱允炆,转而暗中投靠燕王朱棣。

    对于这种恶劣的蛀虫,李修远自然要好好收拾他一下。

    其实在李修远接受脑二号为他开脑域的前一个晚上,他就一直在考虑一个问题,那就是若自己真的要当这皇上,那么,面对眼下的时局,自己该做什么,怎么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