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七章 闹翻天 (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十七章 闹翻天 (一) (第2/3页)

头把目光转到了兵部侍郎齐泰的身上。对于昨晚皇帝深夜召唤齐泰及方孝孺三人的事情,他是知道的,但皇帝叫他们进宫是为了什么事他就不知道了。

    莫非这二者之间有何关联?陈迪眉头微皱,将所有可能导致皇帝下这道圣旨的事情都想了一遍,却愣是找不出一个合适的原因来解释。

    到底是什么事呢?陈迪百思无果,便闭上双眼不再理会文武百官的私下议论。

    难道是……

    突然,陈迪想到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双眼蓦然睁开,浑浊的双眼瞬间变得精光闪烁,炯炯有神。

    难道皇上终于决定动手了吗?陈迪忽然长叹一声,缓缓闭上了双眼,口中喃喃自语。

    陈迪自以为想明白了皇上下旨的理由,齐泰、方孝孺和黄子澄三人却还在为皇帝一反常态的行为不停猜测。

    从昨天晚上开始,皇帝深夜召见却变成白跑一趟,到现在皇帝特意免朝三日,方孝孺等人总觉得这其中有不寻常之处,但可惜,他虽然一向聪明过人,却始终猜不透皇帝究竟是在打什么算盘。

    “不如我们三人去面见圣上吧。”黄子澄身材不高,还有点胖,下巴胡须只有寸许长,他摸了摸那短的可怜的胡茬,微微一笑,向方孝孺二人提议道。

    方孝孺长的很斯文,大约一米七的个子,饱经岁月沧桑的脸庞和严肃的表情给人一种极其稳健和正气浩然的感觉。而源自于自身的涵养和修身养性,更给人一种大气的儒生气度。

    “也好。”方孝孺右手心正搭在左手背上,食指极有规律的一下一下的敲着,迥然有神的目光望着奉天门上廊处的御座若有所思,听到黄子澄的话,点点头表示同意。

    于是三人便顺着御道向乾清宫方向行去。

    只是三人谁也没有想到,当他们来到乾清宫外要求见皇帝之时,却吃到了他们自新皇登位以来的第一次闭门羹。

    “我等有重要事情求见陛下,还请将军禀报一声。”方孝孺没想到自己三人会被挡在外面,心里吃惊不已。

    要知道他可是建文帝朱允炆的老师,在倡导尊师重道的时代,哪怕朱允炆是皇帝,也不能随意,更何况朱允炆向来就非常尊重方孝孺等人,每次见面,朱允炆都对他行尊师之礼,可不曾想,今天不仅皇帝见不着,那些大汉将军居然还连通报都没通报就把自己直接挡在外头了。

    皇帝对自己等人的态度一夜之间生了这么大的改变,这让一向风轻云淡的方孝孺心中隐隐有些不安,他能够感觉的到,皇帝似乎在疏远他们。

    他想不出皇帝这么做的理由,因为削藩大事在即,刻不容缓,新皇初登大宝,必须依仗先帝旧臣,且一直以来君臣和睦,师生和谐,皇帝应该没有这么做的道理才对。

    方孝孺的担心同样是黄子澄和齐泰两人的忧虑,三人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担忧和疑惑。

    “好吧,请诸位大人稍等。”一名领模样的大汉将军扫了方孝孺三人一眼,脸上一副很为难的表情。皇帝之前有下旨,任何人都不见,就连太后和皇后都不许。也就是说,无论是谁,都不能见皇上。对于方孝孺等人,他还是知道的,皇帝跟前的大红人,官不算最大,却是朝廷之上最有话语权的,人人都要敬畏三分。既然他执意要见皇帝,可能真的是有什么国家大事也说不定。因此,考虑片刻之后,他示意三人站在原地等候,自己去通报。

    “启禀陛下,兵部左侍郎齐泰,翰林学士黄子澄,汉中府教授方孝孺求见。”

    已经通报了,但宫殿内没人回复,等了一盏茶功夫,宫殿内还是静悄悄的。大汉将军就有些懵,愣了愣,便起身回到方孝孺跟前。

    “对不起方大人,陛下不想见任何人。”大汉将军有些遗憾的解释道。

    “宫内为何无人应答?”方孝孺手指着乾清宫宫门的方向,不答反问。

    “这……陛下已经下旨,今日任何人都不见,即使太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