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十四章 破坏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六十四章 破坏 (第3/3页)

和起诉――阳光企业?咱们是正经的中国企业,你要来查就来吧,就是不知道你能查到什么

    虽然不能说intel和amd被罚款将会是必然的事情,可是麻烦折腾却总是一定的了,而且,它们肯定还需要对cpu进行调价,当然,涨价肯定是不行了,要想调就只能往下调,要降价。

    这对于眼下本来就出货量不大的intel和amd来说,绝对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甚至弄不好,两家场子因此过不下去也说不一定。

    不过前提是美国的司法部必须要严格办理此事。

    那要怎么才能让司法部认真办理呢?

    古平心想了想,决定用一个损招。

    貌似,上辈子有个很牛掰的组织专门跟情报部门过不去来着,叫啥……维基解密吧?对,就是这个名字。

    记得当年世界上很多人都传说,维基解密是利用黑客技术入侵情报部门的服务器来获取机密,可是古平心却知道,事情绝对不是那样。

    因为他长期在那些情报部门的服务器周围游荡,是否有攻击行为就算是一次两次分辨不出来,十次八次的总也能够截取到一星半点儿的信息――同样,那些情报部门也不是傻子,长期入侵的行为基本上除了找死的家伙,是没有一个人会做的――所以当年的凯文?米特尼克才会那样的让人着迷,因为这个家伙是当年已知的长期进驻美国情报组织cia时间最长的人。

    而至于维基解密……醒醒吧,朋友们,维基解密绝对不是依靠入侵来获得cia等情报组织的资料的。

    他们获取资料的真正途径,其实是通过p2p下载。

    哎?p2p文件下载?

    看到这个估计很多人都会为之一愣,然后感到由衷的不可思议。

    p2p,不就是那个迅雷用来后台上传用户文件,bt用来增加下载速度,emule用来增加文件数量基数的那个下载协议么?

    没错,就是这个p2p――peer-to-peer,中文称作点对点技术,不过它可并非是一个简单的下载协议,而是一个数据传输协议,这两种说法的差别就是,头一个完全将p2p限制在了下载软件的范畴,可实际上p2p的应用在软件业是无处不在的,比如……qq。

    没错,就是qq,当然,并不只是qq,所有的即时通讯系统,都是可以归纳到p2p应用软件之列的,所以,p2p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下载协议。

    不过,它最重要的应用,就是下载传输这一点确实是不错。

    可也正是p2p在下载中占据的比重,让它成为了泄密的元凶。

    因为p2p本身就带有散播性,开着p2p下载软件的电脑,本身就会将自己机器上存有的数据文档作为传播源向外面‘宣布’自己有这个东西好提供人过来下载,当然,一般情况下向外提供的数据文件信息是固定的、用户许可散播的信息,可是如果真的什么事都让用户来许可的话,那就不会有迅雷的后台隐秘上传了。

    而cia等组织,由于使用了p2p软件,实际上就是将自身电脑上的文件通过p2p软件暴露在了互联网上,而维基解密要做的只不过就是发送传输请求,将东西下载回来而已,不需要内部人员,不需要复杂的操作,只需要看着对方的共享文档,然后选择下载,就一切ok。

    所以维基解密战无不胜,无往不利。

    不过就技术层面来说,维基解密其实也就是中上水准,不然的话也不会让人家cia把老巢给揪出来了。

    既然一帮技术中上的人能够弄得出来,古平心又怎么可能做不到?实际上,他要做的只不过是编写了一个短小的p2p传输程序,让它附着在了已经被入侵的司法部内部网络之中,这样一来,司法部的内部资料,就可以让古平心予取予求了。

    而古平心要做的,就是将司法部和intel、amd的私下协议公布出来,用以逼迫司法部认真的办理intel和amd的事情。

    “兄弟,你可千万别犯什么错误,要不然的话,可是会瞬间暴露在阳光之下哦……”

    虽然古平心可以图方便的将得来的文件通过和马甲的论坛发帖软件串联达到无人管理直接公布,不过古平心又不是要做维基解密,同时也没有想过要和美国的司法部闹僵,所以在不必要的情况下,古平心不想将一些不重要的东西散布出去,所以就只能够坐在电脑前完全人工操作了。

    这样一来当然非常累而且耗费时间,不过却也能够在第一时间得到最新的消息――比如司法部开始行动的消息,古平心就在第一时间得到了。

    (二十六了,竟然还要上学,我……更新明天看看吧……)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