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能素手发科 武能舍身临阵 (第2/3页)
进行了融合和再生,所以武者眼中的孔子、老子、如来是另外一个样子。因此奉劝朋友们,千万不要拿理来套武术,用李仲轩老人的话来说“形意拳有自己的歪理”。武术的思想核心其实是实用主义,合则留,不合则去,这点大家一定要认清楚。没办法,战场上下来的东西,不实用的,在刀光剑影中都被淘汰掉了。学武术,得从孔老夫子开始。为什么呢?讲学习,他堪称“万世生表”,是当学生的典范。“三人行,必有我师”,没有这个态度,什么学问也做不好。
我曾给朋友们提过“为学日进,为道日损”。站桩是练内功的东西,内功来自道家,所以站桩脑子里东西越少越好,混混沌沌最妙,等着灵机自现。但是武术他是个技术活,学武术是要“为学日进”的,这方面,就要研究儒家的道理了。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中国武术绝对是实用主义的典型,不是单拿某一家的思想能解释的,所以练武术的人得有大心胸、大气魄才行,眼界要高,兼容并蓄,别没练几天,自己就挖个某某派、某某宗的坑把自己埋了。那样一辈子掉在“文字障”、“知见障”里出不来了。
怎么认识和学习武术?灵山有个观点:武术是个人的国防。现在的传统武术是从古代冷兵器战场上脱化而来的,所以传统武术和过去政治、军事思想密不可分。大家就跟着我从这个视角切入浩如烟海的传统文化中吧。先看《论语》,下面两段,我用的是南怀谨先生的诠释。
子曰: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这是《子路》一篇的结尾,这篇开头说:“世而后仁”,又说“善人为邦百年”才可以建立一个国家文化的基础。我们知道周公、孔子,都在身死百年之后才慢慢弘扬出他的文化思想,然后影响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