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xvipxs.net
文能素手发科 武能舍身临阵 (第1/3页)
一个国家的知识分子都尚武,都是硬骨头,坐下来能辩理,上讲台能讲学,撸起袖子能砍人,拉起队伍能打仗,你看看这个国家是什么气势!
孙存周先生有句话,真武者,“文能素手科,武能舍身临阵”,也就是太平时参加科考,能高中状元,取卿相位,治国安邦。危难时,能投身行伍,捧元帅印,十荡十决,方是男儿本色。
传统文化里的文、武二字,大得很,没有点儿指点江山的气魄,接不下来。国术是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是宝石里的金刚钻,翡翠里的祖母绿,他是传统文化里“文武两道”的精华沉淀凝结而成。学习传统武术,必须把自己放到传统文化的大背景里去,才能真正理解武术的本质。研究传统武术,更要从传统文化中去探寻他的展脉络。
我一直想把自己在学习传统武术期间,从传统文化中的得益总结一下,以供大家参考。不过这个话题太大,小弟严重的底气不足,所以想好好读两年书,练两年拳再说。但是现在推广活动在不断的扩展,我感觉有些朋友练功总不太对路,反思一下,很大程度上是思想方法的问题,现代教育的思维模式,放在武术上,未必好使。所以只好把这些年的一些想法,胡乱攒攒,提前出炉了。思维上、逻辑上比较混乱,但因为咱们不是专门做学问,只是通过探讨古典文化,来寻找修习武术的“钥匙”,所以我就漫无边际的聊聊,对错与否,兄弟们一笑了之。有考据典故失误之处,还请大家包涵。有愿意参加讨论的,也请畅所欲言,小弟在这里抛砖引玉吧。
先从武术的思想谈起。武术的指导思想成分很杂,基本上儒、释、道、法、兵、阴阳、纵横都有。而且这几家的思想,在武术这个熔炉里,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