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卷七 全面战争 第八十四节 全面角力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卷七 全面战争 第八十四节 全面角力 (第2/3页)

多少弹药。

    马岛上的阿根廷陆军更是准备充足。最大的问题就是阿根廷的防空导弹部队(编制上属于空军,只是在战时将指挥权移交给了陆军)消耗了大概4成的弹药,而要为其运送弹药,就只能依靠有限的空运力量。另外,阿根廷陆军部署在岛上的反舰导弹部队(编制上属于海军,也只是在战时将指挥权移交给了陆军)、岸防炮兵部队,以及地面部队都没有多大地消耗,保持着完整地战斗力。

    相反,战争的另外一方则出现了很多地问题。

    首先是英国海军已经无舰可派了。正在建造的“维多利亚女王”号,以及2艘45型驱逐舰不可能在短期内完工,而且就算建成了之后,也需要时间测试,需要时间训练新的战舰官兵,因此,这3艘战舰不可能投入战争。另外,英国海军留下的6艘23型护卫舰必须要用来为运送远征部队与作战物资的船队护航,毕竟在阿根廷海军的潜艇露了一手之后,英国海军再也不敢放松运输船队的护航任务。

    法国海军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本来法国海军就没有打算要在短期内增添第二支航母战斗群,因此其护航战舰的配制也是按照一支航母战斗群的标准建造的。当初,法国就只订购了2艘“地平线”级防空巡洋舰,5艘“拉菲特”级护卫舰派了4艘出去,另外1艘正在大修。与意大利联合研制的欧洲护卫舰还在建造之中,其他的那些老掉牙的战舰根本就派不上用场,而且大部分都已经不堪使用了。

    德国与荷兰在受到了国内舆论的压力之后,已经先后表示不会再向南大西洋派遣战舰。并且在完成了既定地任务之后,会立即招回其战舰。意大利与西班牙也基本上把能够派出去的都派出去了,除非动用那几艘两栖攻击舰,而现在的战局还暂时用不上两栖攻击舰。比利时与丹麦海军本来规模就不大,能够派出1艘护卫舰就已经相当不错了。其他那些暂时还没有派遣战舰参战的欧盟成员国在考虑到南大西洋上的惨烈战斗,以及英国获得胜利的希望越来越渺茫之后,也都纷纷沉默了下来。没有表示要派遣战舰前去支援英国人。

    除了难以获得更多的战舰之外,战机方面地问题也很尖锐。在向美国购买了120架f-35b之后。英国已经难以拿出资金购买新的战机了。而现在美国政府丑闻缠身,根本就不敢再搞什么小动作,也就是说,英国人拿不出钱,就买不到飞机,而英国自己地f-35生产线还没有建成,美国公司的订单已经排满了。如果英国无法搞定排在其前面的那些国家,也不可能立即拿到新的战机。

    同样的,法国这边的问题也比较严重。虽然英国政府已经向法国政府秘密提供了5亿英镑的经费,资助法国海军购买更多地“阵风”m型战斗机,但是达索公司的生产线已经有2年没有开工了,而且还曾经面临破产的危险,所以辞退了不少的技术工人,光是找回那些熟练的技术工人就是件麻烦事。另外。战斗机的生产牵涉到了众多的下游厂家,需要先向下游厂家订购零部件,这也是一件麻烦事。拿到了钱的法国政府只给了英国人一句答复,那就是至少需要半年地时间才能够重开“阵风”m的生产线!结果,英国政府不得不再次支付了5亿英镑的资金,这样。法国政府才保证在一个月内交付第一架“阵风”m,可这仍然显得慢了一点。达索公司一个月10架的产能,也跟不上战斗的消耗速度。

    表面上,这是一场阿根廷与欧洲众多强国的角力,可实际上,这是共和国、俄罗斯与欧洲国家地角力。另外,阿根廷的战争准备进行了近5年的时间,而欧洲国家在战争爆发之前几乎没有多少准备工作,或者是准备工作所需时间太长。显然,在这场角力中。欧洲国家已经落后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