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十一节 帝国回应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六十一节 帝国回应 (第2/3页)

率绝对是世界上最高的但问题是航母总要大修总要进港维护在勤率再高也不可能一直在海上不回来吧。

    这时候法国人提出的计划让英国海军看到了希望。法国在建造了“戴高乐”号核动力航母之后也因为军费紧张航母造价过高等原因而迟迟没有订购第二艘航母。实质上是法国人也没有钱打造第二支航母战斗群。因此法国在这个时候提出了一个办法即与英国一起建造一艘航母从而分摊“伊丽莎白女王”号的设计经费降低总采购费用。

    还没有等到英国政府答应下来法国那边就出了问题就算按照他们的提议法国政府也没有钱购买新的航母而且随着法国大选结束新总统上台之后更是一刀砍掉了新航母计划。随后法国又提出与英国联合建造第二艘航母并且由两国海军共同使用。

    这次法国打了个小算盘。当时法国与德国正在力主成立欧洲联合部队也就是欧盟的军队而英国对此一直不太热心。英国又拥有欧盟内最大海军如果没有英国的参加欧盟的军队就无法成立至少无法获得一支强大的海军。因此法国提出与英国合造一艘航母摆明了就是要将这艘航母编入欧洲军团成为欧盟的航母而不仅仅是法国与英国的航母。

    英国人不是笨蛋英国一直反对组建欧盟联军因为这与北约的职能完全重合也不符合英国倒向美国的政策。因此英国政府对法国人提出的方案非常不感冒甚至在谈判中故意制造麻烦。

    此事最后不了了之。英国海军出了“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地订单。却没有可能再获得第二艘航母。

    经过了四年的紧张建造、测试与海上训练之后就在阿根廷宣布从共和国采购大批军火之后大概三个月“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在扑茨茅斯港正式加入了皇家海军战

    与245驱逐舰4艘23护卫舰1艘快战斗支“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战斗群(潜艇一般只在战时编入航母战斗群)。一个月后45f-35b成功进驻航母并且随同航母开始了第一次海上巡逻任务。

    如果没有阿根廷的积极扩军备战的话。“伊丽莎白女王”号的服役时间应该是在2之后。为泰利斯公司与英国海军签订的建造合同中。明确说明了航母的建造周期是6.|):.2o12年。当时为了让这艘航母尽快服役英国海军额外支付了的建造费用。

    同时英国海军也在考虑是否需要建造第二艘航母。很明显仅仅依靠一艘航母。英国海军是无法保证在未来地战争中夺取制海权地。特别是在与阿根廷争夺马岛地战争中因为要顾虑到南美洲其他国家的反应所以美国不会明目张胆的支持英国最多像前一次战争那样为英国提供一些重要情报而已美国绝不会派兵与英国海军协同作战。因此真要与阿根廷再为马岛的主权爆战争的话英国人还是只能依靠皇家海军。

    按照常规搭载能力计算。“伊丽莎白女王”号只能携45架作战飞机。这根本就不是阿根廷空军的对手。就算按照战时方式搭载也就最多携带6o架f-35b而阿根廷空军一口气就购买了3oof-1o||机。更重要的是。“伊丽莎白女王”号采用地是跃飞甲板无法携带如同e-2这类的舰载预警机旋转翼预警机恐怕在1年之内都无法研制成功(主要是美国自身没有迫切的需要)而且该项目还面临着预算支被迫下马的危险。

    换句话说英国海军此时的实力是不可能确保在未来战争中获得制空权的。毫无疑问应该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