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九章 盖棺定论 (第2/3页)
每当有灾害生就会过去抗灾。灾害过了土地也便宜总有一些人员要安置于是就成立农场。对于灾区中不是成立农场而是返家自己干的人也给予一定扶助。
这些活动中用的不全是共济会的钱有些慈善团体也捐了一部分钱。他们把共济会的这些队伍当成他们实施救灾的力量钱到了共济会手中肯定是都用到了灾民手中而不会让人中间给吃了的。不够的钱都是共济会自己出的而且算下来共济会出的都是大头了。
这些事情现在当然都成了共济会会长才弥先生的丰功伟绩之一了。统计下来共济会还真的救了不少灾民这些地方的百姓都是很纯朴的人都为救命恩人才弥先生的不幸升天(既然是升天了怎么会不幸呢?)哀悼表示要为他盖庙立碑什么的;对害死他的人恨得咬牙切齿。
阿弥陀佛!看来财迷不久就可以在庙宇内享受人间烟火了过年过节的还可以有冷猪头享用!
对于烈士大家都是讲好话的。不用说是平时与共济会关系好的人和组织如张学亮、傅作义、宋子文、宋哲元都是一片的追忆。一些左翼的、特别抗日的人平时与共济会的关系也算可以这时可是把才弥写成了抗日的旗帜、标兵;这样的评价并不算过分不过以前他们觉得才弥先生抗日还不够狠略有批评的意思而现在终于认为徐光之烈士抗日是够积极了功劳是很大的!
就是一些平时与才弥先生关系不怎么样的组织、派别各地实力人物这个时候也全部对才弥先生的事迹作了非常高度的肯定。
报纸上的宣传已经形成了一股潮流连南京中央政府对徐辉将军、政府的高级参议也作了盖棺定论:这是个好同志为国为民作了许多成绩失去他是我国民众和政府的重大损失。希望才弥先生的朋友、部下(就是指共济会和抗五军吧?不过这两个群众组织都有明显的抗日标记所以政府的报纸是不能提的)要扬光大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