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十五章 科辉学校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五十五章 科辉学校 (第3/3页)

都有一个特点:他们思维活跃自学能力强能对一件事或者学问钻研下去。

    财迷来者不拒能用的都收到研究院;觉得还不能马上用的就放到科辉学校去。把科辉学校变成了从小学、中学到大学都有的一个学校。

    科辉学校变成了上海的“冯庸大学”很多地方学了冯庸大学的样。小学生和中学生都包吃住、衣服和日用品但没有另外的津贴。能进入大学的都不光包吃住等还可以每月有二元钱津贴。

    大学部设有医学、机械、化工、电气、商业、外语、数学等几个部。所有的学生都要参加军体训练整个学校有点军事化管理。

    有的对军事感兴趣的、表现突出的学生就直接进入保安队的教导队。反之也有保安队的士兵对一些机械什么的学习得好的反而进入了大学甚至进入了研究院。

    科辉研究部中有项目不够人了或者工厂需要工程技术人员了就直接到科辉学校去挑人。

    二龙和四龙因为热心参加研究所正在进行的潜艇和火箭炮设计自己没日没夜地学习所以很快学到了相应的知识。

    所以财迷觉得如果知道为了某一个明确目标而学习的话学生的学习度和效率会高得多。这二龙和四龙就是一个例子:他们很快就完全能在大学部听课学习还找书自学所需的基础课。不久他们就分别进入了潜艇的火箭炮的设计项目组了边学习边工作。

    能学懂大学课程并通过大学某课程的考试的就可以算了大学生了。项目组来挑人一般也只是看他们项目需要的课程学生是否学过、是否通过了考试。

    这从中学升入大学以及从大学升入到研究院项目组或工厂不仅是收入变化的问题更是一个面子的问题。有年纪不大的同学都进入了项目组了你作为同学当然有压力了。

    已经进入项目组或工厂的人还可以继续学习通过大学的课程考试后有一定学分积累最后可以得到科辉学校的文凭。

    …………………………

    有读者说本来要投票给“财迷”但不同意为了让财迷认识抗日名将傅作义将军而“安排”了傅自杀的情节有损傅将军名声所以就不投票了。

    在此宫沉泗严正声明:这傅将军自杀的事也是与历史“如有雷同纯属巧合”的事不是宫沉泗瞎编的。请朋友们查清历史真相然后把“我的票子”还给我!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